“唢呐声声响起来,一腔赤诚沙里埋。风沙肆虐无所惧,荒凉大漠有花开……”在歌舞剧院青年歌唱演员石海波激情高亢的歌声中,评剧《沙海情》的幕布徐徐拉开。
9月16——17日,阜新市歌舞剧院原创的现代评剧《沙海情》剧组120名演职人员在大连市中山区宏济大舞台旧址,再次倾情演绎了荡气回肠的70年彰武治沙历程,出色完成了在辽宁省第十二届艺术节的比赛演出,现场观众反响十分强烈。
历经几代治沙人不懈努力,彰武完成了“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转变,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现代评剧《沙海情》集结了无数彰武治沙英雄的事迹,在剧中充分利用了我市丰富的民族和历史文化艺术资源,展现了阜新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转型城市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果,集中展现了“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彰武治沙精神,完美诠释了治沙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治沙过程中的赓续与传承。

据了解,本月12日启幕的省第十二个艺术节共有30个舞台剧目参演。根据艺术节安排,我市创编的现代评剧《沙海情》提前16日晚就为大连当地群众演出了一场,当晚现场观众就展现出了极高热情。17日晚为比赛正式表演,艺术节专家组成员悉数到场观看。现场观众爆满,许多在大连的阜新人听说是家乡戏,尤其是展现家乡巨变的戏剧作品要来大连演出,纷纷带着朋友和家人到场观看。
在大连居住了四年的阜新人刘景贵早早就来到演出地点,一眼就认出了他喜欢的演员马佳琳,高兴地和他攀谈起来。说起歌舞剧院的演员和表演剧目,他如数家珍。他说,听说艺术节要开始,就在网上一次性买了四个场次的票,最期待的就是家乡的作品《沙海情》,他说这个题材很好,展现的是家乡阜新彰武的治沙精神,这次能在大连看到演员们演绎这个真实历程,他由衷感到骄傲自豪,希望家乡阜新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阜新人王喜臣带了近百朋友来看戏。他说:“离开家乡多年了,听说家乡各行各业都有了喜人变化,尤其是彰武治沙成果能通过艺术作品来展现,真是太好了,所以我非常希望大连的朋友们能通过看这部剧了解阜新的发展变化,产生想到阜新去看看的愿望。”
大连市第四十八中学学生李嘉慧趁周末晚上无课时间在网上购票来观看《沙海情》。演出结束后,她向记者表示,这个剧目展现阜新彰武治沙精神的传承和赓续值得后人学习。同时她觉得这个剧目艺术表现的背景和灯光设计都很棒,气氛烘托得特别好,而且各场次中的音乐与乐队的表达及剧中演员的演唱总会把观众的情感带动起来,艺术感染力特别强。她真的很喜欢。
记者身边有几位狂热的戏迷,一直在鼓掌叫好,原来他们是戏曲专业人士。原大连评剧团的王晓云激动地跟记者说,从专业的角度讲,阜新还能有这么高级专业的评剧团队,实在难得。演员唱功一流,剧情又非常感人。在当今戏曲大环境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这支团队还在坚守,让人感佩,希望他们能一直坚持下去。演出结束后,她执意要上台献花,表达她对这支团队艺术家们的赞赏与敬重。
在歌舞剧院所有演职人员的倾力付出下,16——17日在大连演出的两场比赛都得到了高质量完成,现场表演相当成功。据悉,在整个艺术节30个剧目全部展演比赛完成后,评委会将进行综合评比,最终评出结果,向社会公布。而《沙海情》剧组连夜卸台,整理好行装,于18日晨即启程赶赴唐山,将在20日晚参加全国评剧艺术盛会——中国第十二届评剧艺术节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