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走进阜新彰武,感悟70年永不退缩的坚守

0
分享至

这里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是国家一级生态敏感带,是辽宁省抗击科尔沁沙地的最前沿,也是保障东北老工业基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新中国科学治沙的开启地。

七十余载探索与实践,体现了党中央对这里防沙治沙战略布局的坚定不移与科学谋划,凝结了一代代治沙人的坚韧不拔和顽强拼搏,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和历史担当。
这里就是位于科尔沁沙地南部、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之间农牧交错带的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辽宁行第一站,就来到这里,体察科学治沙70年探索成效,感悟矢志不渝、永不退缩的治沙精神,与新时代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彰武同频共振。
走近生态画卷,感悟今昔巨变
远方,是云雾缭绕下正在旋转的大风车;近处,是一片2000亩的防风固沙林,外加占地1500亩、碧波荡漾的西旧府湖,700亩青绿铺展的稻田地……登上彰武县大德镇欧李山观景台,一幅山水林田湖草沙多元生态业态交汇,生产、生活、生态交织共生的生态画面呈现在采风团面前。

欧李山航拍画面。陈世杰摄
采风作家、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刘国强的内心备受震撼。2004年,他曾和友人来彰武采风,他记得,那时的彰武,目光所及之处,一片苍茫荒凉,路也颠簸得很。如今放眼望去,彰武一派郁郁葱葱的场景。
讲解员谢菲菲动情地回顾着历史——
“全县24个乡镇有23个乡镇处于沙区,沙化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的96%,占全省沙化面积的1/4。”
“彰武距沈阳大约100公里,刮起七级的风,不到两个小时就能到沈阳。”
……
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彰武县面临的严峻现实,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影响着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辽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态安全。

彰武的生态建设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52年,新中国第一个防沙治沙科研院所在彰武章古台镇成立,由此拉开了长达70年的防纱治沙的序幕。
回望70年防沙治沙的历程,彰武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生态立县作为县域发展的战略之首,带领全县党员干部投入生态治理的伟大实践当中,不仅取得了丰富的非凡的生态治理的成就,同时也走出了一条独具彰武特色的生态治理之路。
彰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褚佳琪介绍说,“总结70年防沙治沙的经验,彰武县委县政府提出了4+2+2生态治理模式,并决定从今年开始推进五大工程的建设,把彰武防沙治沙的经验和治理能力再次提高到全新的水平。”
其中,“4+2+2”是持续推进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四大工程”,以肥改沙、以调减沙“两项改革”,以及以养退沙、依法治沙“两项保护”。“五大工程”分别是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以工用沙。
听着介绍,采风作家、辽宁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刘嘉陵不停地询问“老百姓的土地怎么流转”“老百姓的收入如何保障”等问题,这也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所在。
褚佳琪透露,科学治沙带来的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改善,更带来了老百姓生产生活高速发展的光明前景。如今,彰武县以“沙”为中心,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着力发展特色农业,不断壮大现代服务业,生态越来越美,产业日渐兴旺,生活越来越好。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正日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走近治沙楷模,感悟治沙精神
七十载防沙治沙,不仅培育出一代代为治沙事业奉献了青春热血、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道德模范、彰武好人,也凝练出了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治沙精神,涌现出一大批时代楷模。
来源:中国环境
他们中,有第一代彰武治沙人最杰出代表刘斌,有扎根30年将青春奉献给治沙事业的原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所长宋晓东,有带领全村人抗击风沙守护家园的阿尔乡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董福财,有18年植树造林锻造钢铁般性格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侯贵、有30年与深山树林为伴的护林员李东魁……
青山披绿韶华逝,两鬓添白人已老。在彰武治沙精神干部学校,采风团观看了浓缩彰武七十年治沙历程的纪录片《彰武治沙》,感受这曲谱写在大漠深处、彰显“大漠风流”的动人乐章。
随后,怀揣着满满的感动与震撼,视频中的人物又照进现实。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采风团作家们与视频中的先进人物李东魁以及如今奋战在防沙治沙战线上的代表沟通交流。

“确实是寂寞得很。没水没电也没人。我好多次想放弃。可是我在林场长大的,我是退伍的年轻共产党员,乡亲们种点树不容易,我不护林谁护林,就这么坚持下来了。”座谈会上,李东魁用朴实的话语分享着自己的经历。而看似轻描淡写的背后,其实是30余载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一匹老马、一个水壶,每天至少巡山13个小时,不时还要与偷着砍柴放牧的老百姓作斗争,妻子病了、房子漏雨,甚至女儿的婚礼,他都顾不上……
曾经,在公众场合,李东魁都不知道怎么分享自己的故事,后来,媒体面对多了,才慢慢锻炼出来。如今,还有一年多就要退休的他,依然坚持在护林一线,令人欣慰的是,如今爱护林木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他每年最大的压力和挑战来自冬季防火。
彰武治沙学校校长翟钟龄说,沙漠中有种植物叫“沙打旺”,风沙愈猛,枝叶愈茂、抓地愈牢。“死磕”黄沙的彰武人,就像倔强的“沙打旺”。
而在彰武,倔强的“沙打旺”正在一代代延续下去。
如今,58岁的李东魁和33岁女儿李明明、9岁的外孙,祖孙三人常常走村入户发放防火宣传单;刘斌的重孙女也奋战在防沙治沙工作战线上,在彰武治沙学校任一名教师。
作家们深深感受到,在彰武,一代治沙人凝练的治沙精神正在延续,彰武绿色发展的美好明天已经到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天使面孔魔鬼身材类型的美女(306)

天使面孔魔鬼身材类型的美女(306)

探险家之路
2023-11-14 18:20:55
听了朋友家12岁儿子去世的故事,我才顿悟:这一代孩子不是脆弱,而是……

听了朋友家12岁儿子去世的故事,我才顿悟:这一代孩子不是脆弱,而是……

朗读小课堂
2023-12-02 19:34:31
财联社12月2日电,消息人士称,美国、欧盟和英国联合向利比里亚、马绍尔群岛和巴拿马发出警告,称它们越来越多地绕过对俄罗斯的油价上限。美国、欧盟和英国致信...

财联社12月2日电,消息人士称,美国、欧盟和英国联合向利比里亚、马绍尔群岛和巴拿马发出警告,称它们越来越多地绕过对俄罗斯的油价上限。美国、欧盟和英国致信...

财联社
2023-12-02 08:11:13
还得来硬的!解放军在中缅边境演习后,缅北武装组织宣布停火

还得来硬的!解放军在中缅边境演习后,缅北武装组织宣布停火

朱大蟀不帅
2023-12-01 22:43:57
美国再次迎来“女总统”?拜登公开表态恐提前“下岗”,谁是赢家

美国再次迎来“女总统”?拜登公开表态恐提前“下岗”,谁是赢家

星辰故事屋
2023-12-01 20:47:38
2-1!双线豪取5连胜,不给曼城反超希望,阿森纳却笑不出来

2-1!双线豪取5连胜,不给曼城反超希望,阿森纳却笑不出来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3-12-03 01:06:36
四川一地网格员上门纠正蹲地吃饭?当地回应:纠正陋习

四川一地网格员上门纠正蹲地吃饭?当地回应:纠正陋习

新晚报
2023-12-02 19:37:05
国王厌倦了哈里和梅根的肥皂剧

国王厌倦了哈里和梅根的肥皂剧

维音帝
2023-11-20 13:46:28
百发百中独得16+7!周琦替身获杜锋认可,广东大胜却有一忧

百发百中独得16+7!周琦替身获杜锋认可,广东大胜却有一忧

后仰大风车
2023-12-03 01:55:02
斯内德:2010年赢得金球奖的是梅西而不是我,这有一点不公平

斯内德:2010年赢得金球奖的是梅西而不是我,这有一点不公平

懂球帝
2023-12-02 20:08:08
知名港星茶餐厅落寞用餐!今年刚经历18天牢狱生涯,如今很沧桑

知名港星茶餐厅落寞用餐!今年刚经历18天牢狱生涯,如今很沧桑

琪琪侃娱
2023-11-30 12:02:37
终于怕了!赖清德要放弃“台独”党纲,韩国瑜卷土重来?

终于怕了!赖清德要放弃“台独”党纲,韩国瑜卷土重来?

张友骅
2023-12-02 09:53:43
杨鸣妻子发小作文曝光男方出轨细节,从校服到婚纱,终抵不过现实

杨鸣妻子发小作文曝光男方出轨细节,从校服到婚纱,终抵不过现实

阿蒙聊教育
2023-12-01 19:48:15
日本一个劲的押注氢能源,不是新能源不好,而是他们已无法回头!

日本一个劲的押注氢能源,不是新能源不好,而是他们已无法回头!

商财
2023-11-27 20:48:28
紧急通知!今天起!天津全市暂停!市民做好准备!

紧急通知!今天起!天津全市暂停!市民做好准备!

天津族
2023-12-02 07:37:15
祝贺曼联!最厉害的妖星一球五助,可以踢出多姿势,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才华

祝贺曼联!最厉害的妖星一球五助,可以踢出多姿势,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才华

懂法律的小陈
2023-11-30 07:50:07
天啊!他也悄悄跟经纪人结婚了?

天啊!他也悄悄跟经纪人结婚了?

张双浩
2023-12-01 22:59:57
马图伊迪晒与布冯、赫迪拉合照:尤文蒂尼重聚,很高兴见到你们

马图伊迪晒与布冯、赫迪拉合照:尤文蒂尼重聚,很高兴见到你们

直播吧
2023-12-03 03:23:10
3-1英超第11踢疯,完胜利物浦队的绊脚石,终结2连败,阿森纳笑了

3-1英超第11踢疯,完胜利物浦队的绊脚石,终结2连败,阿森纳笑了

侧身凌空斩
2023-12-03 00:58:30
臧天朔替加代谈事挨打!加代家人被袭击!廊坊大哥的好日子到头了

臧天朔替加代谈事挨打!加代家人被袭击!廊坊大哥的好日子到头了

三更约
2023-11-27 00:23:36
2023-12-03 03:42:44

头条要闻

男子捡到女大学生手机后要价千元:不给钱就刷机

头条要闻

男子捡到女大学生手机后要价千元:不给钱就刷机

财经要闻

巴菲特遗嘱曝光 3个"老婆"赢家还是正妻?

体育要闻

剑南春|皇马2-0格拉纳达,罗德里戈连续5场破门,迪亚斯建功

娱乐要闻

热巴被曝为黄景瑜庆生 巧合太多对上了

科技要闻

"宫斗"更多细节!OpenAI董事会太天真,微软急出三策最终翻盘

汽车要闻

跟上"瓦罐迷"脚步 体验奥迪A6旅行车家族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房产
数码
公开课

旅游要闻

被誉为“江南第一古镇”的梅里可曾去过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震惊!这个地方我能一天两万步

房产要闻

2.9万/平!大兴瀛海共产房「星光里·星筑」获预售证

数码要闻

徕卡推出一款新的限量版手表 售价为28000美元

公开课

贝加尔湖深达千米,里面最大的鱼有多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