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营口大石桥成功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今年10月,营口市大石桥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安县创建成功!
11月27日,大石桥市举办成功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活动暨高坎镇首届淡水鱼文化节。
大石桥市总面积16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万亩,辖17个镇(街),253个行政村,总人口73万。近年来,大石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摆在全市农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构建了监管能力强、覆盖面广、群众认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2017年,大石桥市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大石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制定了《大石桥农业现代化三年规划》、《大石桥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对全市农业主体功能区做了全面规划。
全市整合投入农业、水利、国土、农业开发、农机、畜牧、环保等相关项目资金2.5亿元,用于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三品”生产、基层装备建设。投入资金365万元用于监管、宣传培训、检测、执法等工作,确保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顺利开展。
市政府依法加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管理,严格落实生产者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在机制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真正落到实处,树立大石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品牌。大石桥市坚持将监管检测体系和能力建设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构建县、镇、村网络化管理并走在全省前列,形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以“安全生产、智慧监管、创新服务”为出发点,以“保障产品安全、促进产业发展、优化服务质量”为目标,投资162万元建立大石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平台,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监管能力,公众服务能力,社会治理能力,实现农产品质量全过程监管、全产业覆盖、全环节追溯、全天候动作、全系统互联。使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在营口地区率先组建了大石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并初步建成了县、镇、生产主体检测体系网格化。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健全监测机制,不断扩大监测品种和范围,增加监测数量与频率。全市统一制订实施监测计划,扩大监测品种和主体对象,基本做到县域内主要农产品全覆盖,并根据农安县创建的要求,加大了监测频次。2017年,大石桥市被评为辽宁省农委“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监管先进单位”。全面加强产地环境监测,整治养殖业污染,有效改善农业环境质量。
推广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等技术,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抓手,以农产品品牌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为突破点,强化质量兴农意识,强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供给侧改革,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市政府出台了《大石桥市农产品品牌及“三品一标”认证奖补暂行办法》,全市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7个、绿色食品9个,有机认证农产品2个,地理标志商标4个,“三品一标”认证面积75万亩,占比达到81.52%,市级以上农产品著名品牌53个,其中石桥大酱、津大盛源复合肥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大石桥市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整体部署,深入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深化诚信体系建设,创新监管机制,增强监管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