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2年,44次,1800份……3月30日,55位逝者“魂归大海”)
渤海之滨辽宁营口
移风易俗文明殡葬
惠及子孙山青水长
3月30日上午,营口市2019年首次海葬活动在大辽河入海口举行,55位逝者的骨灰在花瓣的簇拥下,融入大海,回归自然。
浪涌竞逐辽河畔,涛声入耳阵阵传。8时10分,随着渡轮缓缓离岸,一场简短而肃穆的追思仪式在船舱内有序地进行着……肃立、默哀,缅怀逝去的亲人。
我市海葬活动始于1997年,至今已举办了44次,有1800余份骨灰撒入大海。据市民政事务中心副主任段维杰介绍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50余人报名参加此次海葬仪式,比往年增加了20%。今年,我市将举行5—6次海葬。
追思仪式过后,55位逝者家属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依次将可降解的骨灰盒和花瓣投入大海。望着随海浪远去的骨灰和花瓣, 许多逝者家属的泪水夺眶而出。市民李芳厚对记者说,他弟弟无儿无女,病故后,全家选择海葬,让逝者安息。
海葬,是将骨灰撒入大海的生态葬法,不仅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更是推行移风易俗,倡导“厚养薄葬”“入海也可为安”等绿色殡葬理念的有效方法。多年来,营口市积极推广骨灰撒海葬这一生态、文明的安葬方式,市殡葬管理办公室为办理海葬的丧户免费提供可降解骨灰容器、鲜花、乘车、乘船、海葬礼仪、为海葬者镌刻姓名等服务。同时,补贴每位丧户760元。
除了组织骨灰撒海活动,3月31日上午,市文明办、市民政事务中心还在市海葬纪念广场联合举办营口市海葬公祭活动。180多人向已故亲人敬献鲜花,表达追思之情。
据了解,我市海葬纪念广场于2015年建设完成。截至目前,已有161位逝者姓名镌刻在海葬纪念广场的纪念碑上。
本次活动是“营口有礼”系列活动之一,清明节期间,我市还将举行植树忆故人和社区公祭等活动。
记者 / 曲原 孙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