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生群体 带热“寒假经济”)
![]() |
随着期末考试结束,脸庞稚嫩的学生们迎来漫长的寒假。作为消费“主力军”,学生群体带热“寒假经济”。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从餐饮到娱乐,从文具到书籍,从培训到健身,各类消费场所都能看到学生的身影。
快餐、电影、游戏,成为“假期必备”
“中午带儿子吃了一顿肯德基,然后陪他看了一场《大黄蜂》。”市民宋女士告诉记者,儿子在读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结束后便嚷着要去看电影。她觉得儿子平时学习辛苦,考试结束后应该放松一下,于是带着儿子前往万达广场,吃快餐、看电影、玩游戏……一天下来,儿子乐不思蜀。
“在大部分孩子眼中,吃一顿肯德基、看一场电影、玩一会儿游戏,就会让他们倍感满足。”宋女士告诉记者,无论是在快餐店、电影院还是游戏厅,儿子都能偶遇同学。正逢假期,孩子不愿待在家里,希望出来放松一下,当家长的一般都会满足孩子的愿望。而这种能吃能看能玩的地方,就称得上是“带娃圣地”。
记者走访发现,快餐店、电影院、游戏厅等消费场所,都可以看到很多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影。他们要么由家长陪同,要么三五成群自行消费。记者在渤海大街上一家快餐店看到,大部分顾客都是学生。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期末考试结束后,店内就会变得比平时热闹,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消费,店内的销量会骤然提升。
练字、阅读、做题,开启“充电模式”
“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寒假。”不同学生眼中的寒假,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有的偏重于娱乐消费,有的则青睐学习“充电”。
练书法、逛书店、做习题,不少学生的假期被这几个项目占据,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内在有所提升。记者在学府路上一家书店看到,店内顾客趋于年轻化,以中小学生居多。有些在店内安静地选购感兴趣的书籍,有的买字帖,有的翻习题册。一名五年级小学生告诉记者,她的字一般,所以来书店选购两本字帖,打算在这个假期练字。
阅读书籍的学生都挺专注,有的站在书架旁,有的坐在角落里。一名读初中的学生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逛书店,在书店里阅读书籍,遇到心仪的就购买下来,带回家细细品味。放假期间,他和要好的同学每天相约一起到书店阅读,希望利用这个假期的有限时间,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逢假期,前来阅读书籍的学生就会明显增多。孩子们能够自觉地利用假期时间学习知识,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
旅游、培训、健身,加入“消费清单”
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健身塑型,有的报班培训……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都是价格不菲的消费项目。然而,在很多家长眼中,这些开销都是有必要的。
记者在市府路上一家健身会所看到,一些面庞稚嫩的会员正在跑步机上锻炼。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逢寒暑假,不少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前来锻炼,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身会馆每年都会在这段时间推出一些短期的学生会员卡,受到很多家长和学生的青睐。
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在读小学三年级,期末考试结束后,她给孩子报了个绘画班,希望孩子将来能有一技之长。这种特长培训班的支出相对高昂,但她仍然乐于为孩子买单。在她看来,这是一种“能力投资”,短时间内不会看到成效,但只要坚持下去,将来一定会有收获。
寒假加上春节,出游人数在逐渐增加,其中以亲子游居多。一名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不少市民咨询去海南、新加坡、普吉岛等地旅游的相关情况。每年寒假期间,亲子游都会呈现出一个旅游高峰。随着春节临近,旅游价格会明显高于平时。然而,高价并没有影响家长带孩子外出旅游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