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社会建设与教科文卫委员会成员及部分人大代表,对全区公共服务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视察。
视察组实地察看了双台子区辽河碑林、辽河书法院、区图书馆及胜利街道河岸社区,听取了区政府相关部门关于公共服务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情况的汇报。视察组认为,近年来我区持续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文化兴区战略,不断满足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辽河碑林和辽河书法院的开放,厚植了全区文化底蕴,使群众文化生活有了新的主阵地,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全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针对下一步工作,视察组提出以下建议:
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加强研究谋划,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要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积极探索社会资本投入“辽河书法院”等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管理新模式,实现既繁荣文化事业又发展文化产业,既让人民群众受益,又使社会资本有收益的多赢可持续发展局面。
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深化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但并不代表一定要由政府来提供。要积极创新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做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更好地改进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效能。
进一步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要通过调查研究,广泛调动和汇聚民智民力,建立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表达、意见搜集和公共文化决策参与机制。要解决公共文化设施充分利用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多样性结构不对称、内容不丰富、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切实发挥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民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的作用。
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宣传。要全方位打造辽河碑林这个文化地标,叫响中华第一碑林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以辽河书法院作为传承弘扬书法文化、书法交流、书法研学的新平台新载体,进一步提升辽河碑林公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积极推进辽河书法博物馆的建设,利用文化名牌有效拉动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