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兴隆台区法院打造“家事审判法庭”引领司法人性化)
传统印象中,法庭是威严庄重的场所,但在兴隆台区家事审判法庭,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不仅没有高背椅、审判台,而且法官和原被告都坐在布艺沙发上进行庭审辩论,原本严肃激烈的调解审判变得温馨和谐。
兴隆台区法院突出司法人性化这个主题,不断探索实践为民、亲民、爱民司法方式,提升司法公信力,建设“家事审判法庭”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为试点地区法院,区法院高标准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家事审判法庭,这个法庭摒弃了传统审判模式,积极营造一种温馨、和谐、和睦的环境和氛围。在审判台设置上,用带有温暖舒适氛围的沙发、茶几代替高高在上的审判台,进一步拉近了法官和当事人的距离;在环境布置上,通过在法庭内外张贴有触动和教育意义的壁饰,进一步舒缓当事人对立情绪,努力修复受损的婚姻家庭关系。在法庭外,还设置了调解室、心理咨询室,未成年人区域,还摆放了画笔、玩具等,让小朋友们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等待法庭调解。
“家事审判法庭投入使用4个多月,已审理离婚及财产纠纷案件100多件。”法官孟熙说,“这里温馨的环境给原被告双方带来了很大转变,原来剑拔弩张的气氛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友好协商、促膝长谈,目前,我们已经成功调解了20个离婚案件。”
异地执行一直是法院司法工作中的难点,区法院执行局把解决好这个难题作为工作突破口,用实际成果体现为民服务。
10月12日,法院执行团队接到了申请执行人李某的电话:“法官你好,我发现了被执行人的车辆线索,车在鞍山。”邵法官立即结合案情研究实施方案,考虑到还有一起案件也在鞍山,他们决定将两起案件合并执行。
第二天,由于台风影响,天气情况异常恶劣,执行团队只能冒雨前往。马上接近目的地时,执行团队接到消息,车辆不在查找范围。这时已经临近深夜,执行团队只能暂做休息,准备次日出发。凌晨2点左右,执行法官接到了车辆在本溪的消息,他们决定深夜前往。此时大雨如注,道路湿滑。经过几个小时的行驶,大家才到达目的地,找到了准备扣留的车辆。在当地法院配合下,用车人心服口服将车辆交付扣留,执行法官们忘却了疲惫,马上踏上返回鞍山的路程。见到被执行人后,法官做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最终被执行人同意和法官们一起回到法院解决问题。2天、48小时的行程,法院执行团队用稳中求快、快中求细的工作态度,顺利解决案件。
此外,区法院在正门口、学校门口和人员来往密集场所设立展板,展板内容包括消防基本常识、高空掷物的危害等,提高来往群众公共安全意识。选派干警进入学校、街边商铺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宣传,派发防盗抢骗、毒品预防、食品安全小知识宣传资料300余份。联合政法委、工商联、司法局、创新街道共同举办“民营企业法律大讲堂”,辖区70余名企业家代表参加讲座。(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