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读盘锦|精神力量的绽放)
45年前,我由海滨城市大连来到当时被称之为“南大荒”的盘锦,茫茫的盐碱滩,浩瀚的芦苇荡,与大连相比,这里完全是另一种景象。因为石油的发现,祖国各地的石油人汇聚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拓荒式石油会战。作为石油职工的一员,我深深为石油工人的豪迈气慨和铮铮铁骨的精神所震憾,深深为他们不畏艰辛和勇敢奋进的顽强意志所感动,我看到了这个群体不同于寻常的特殊之处,那就是,在他们身上有着一种非同凡响的“力”。
身为绘画人对视觉艺术颇为敏感,所以在我的早期作品中,我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他们钢与铁的工作环境中,那原始般的荒野、那粗犷的壮美、以及石油工人黝黑健壮的身躯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灵,激起了无穷的创作欲望!所以那时的作品,我更多运用的是形式的语言,如:版画、构图、分割来呈现。比方:《力的结构》以及大量表现安装工人、钻井工人作业的作品等。然而经过深入的观察和大量的实践,我发现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便开始了扩展性的思考。那就是如何表现人物内在的精髓,即精神之力,因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所折射的就是其内在最为深刻的精神领域;只有展现出人的精神,才能真正展现出石油人的“力”;而这种“力”,推而广之,也是一种人类之“力”。人类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力量,才得以在这个星球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所以稍后时期,我便更加注重如何展现人物的内在精神,这时期同样是表现石油工人的作业,但却呈现有生命的肖像,也就是表达人物灵魂深处的内在精神之力,比如《零点班》《父辈的青春》等等。
而当我创作“共和国为你肖像”系列作品时,是直接面对煤矿工人现场创作。当我被鲜活的矿工形象感动得不知所以时,已经完全进入忘我的创作中,更不用说绘画技巧,似乎不是我在作画,而是有一种外力或者说是一种神圣的力量在助我作画,我的手随心在画布上迅速地挥洒颜色。只感觉时间不够用,唯恐稍众即逝,我努力捕捉他们脸上坚毅的表情,几尺宽的板刷饱蘸生命的颜色,饱含速度与力度的笔触横扫而过。颜色与画布的撞击便是灵魂与灵魂的撞击,也就是我的灵魂与所面对的人物的灵魂的碰撞。那一刻,我觉得他们像一座石雕威武而凝重。当精神的最高点到达之时,我的创作似乎已经进入巅狂状态,挥舞满是颜色的板刷,用尽全身的力量将颜料撞击到画布的关键点上,那颜料四放奔射、如同礼花绽放、神奇而壮美,这也正是人精神力量的绽放。瞬间,我所要表现的精神与形象就脱胎而出了!
▎作者:赵世杰
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油画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辽宁创作中心副主任;盘锦市文联副主席、盘锦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辽河美术馆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先后入选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展。
监 制:赵 菲
后期混音:王 悦
联合出品:市融媒体中心、市文联、市作家协会、
市摄影家协会
编 辑:孙洪霞 朱晓伟 陈海洋 尹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