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工人先锋号”是如何炼成的)
4月18日,在位于沈阳市于洪区边台村附近的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采油作业一区15号计量站的静15井井场上,15号站站长姬梦阳正和站上的员工琢磨着再优化一下电加热油井的电加热间送时间。
15号计量站管理着沈阳油田边台区块的29口油水井,各种机、泵、炉、罐等设备40台套,日产高凝油56吨。同时还负责边台区块四座计量站的掺水、脱水、外输油、供气等工作。有多个采油作业一区“之最”:生产井数最多、巡井路程最远、生产设备最多、生产单元数最多、管理压力最大,有一区“小联合站”之称。近年来,这个站通过持续深化开展创建“标准化”班站活动,在沈阳采油厂79座计量站、400多个生产班组中脱颖而出,完成荣誉“三级跳”,2017年荣获辽河油田公司铁人先锋号,2018年荣获辽宁省工人先锋号,2019年又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成为远近闻名的标杆站。
立足井站深挖潜,物尽其用,向精益管理要产量要效益——是15号站的制胜之道。
采油工跑井巡检是管理采油计量站的基本功,一名合格的采油工可以通过跑井巡检第一时间为油井把脉问诊、开方诊治。15号站总结出了“三个一”电流跟踪法,即每一名采油工巡检时只用同一块电流表,测油井电流时都测抽油机电机带标记的同一根电源线。同时,严格做到每天每口井测两遍电流。“这是因为我们站油井太多、路途太远,要分工分片跑井,如果电流表随意用会有误差;测同一根电源线是因为抽油机电机三项电源每一根电流都不一样,大家都测一根线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误差。”
15号站人管理的精细劲由此可见一斑。
2018年6月的一天,采油工张岩在巡井时,发现上午边31-123井电流值正常,下午测电流时发现上行电流比平时高5安培,后来经测油井示功图判定该井井下结垢造成负荷升,通过自身热洗、加入叶导轮清洗剂等措施,该井恢复正常生产。
姬梦阳根据自己30多年的管井经验,总结实施了油井分类管理法,在井站设立《油井ABC管理制度》图版,依据每口井产量、泵效将油井分为ABC三个类别,坚持分类管理、“一井一策”。对日产油5吨以上的A类重点井由自己承包管理,每天至少亲自巡检一次。将日产原油在2-5吨的B类油井由站上的技术尖子、大班骨干承包管理。2018年,15号站的油井躺井率控制在5.2%以下,比全厂的平均值低1.3个百分点,累计生产原油2.3万吨,超产2100吨。
采油计量站是原油生产成本管控的最小、最基础单元。近年来,随着采油厂下放经营管理权,原油生产由运行向运营转变,成本节超直接影响到大家的奖金收入,基层井站“花钱算账”意识明显增强。
沈阳采油厂生产的高凝油因为品性好、用途大而卖价高。但也因其独特的物理特性需要高温伴热生产,水电气费用占生产成本的近三分之一,其中尤以电费成本最高。为了降服“电老虎”,姬梦阳和站上员工给站上的电加热井都安装了热线自动间送器,根据每口井的产液量、含水值以及电价“峰谷平”等数据设定科学的间送周期,尽量做到“躲峰”用电、“一井一策”、全面“对标”。今年3月,厂长闫天禹专门带着各采油单位的负责人到15号站学习该站的对标管理经验。
油井每到一定的生产周期都要进行一次热洗清蜡、除垢,以前都是通过热洗车洗井,15号站员工觉得热洗车洗井排量大、排水周期长影响产量,同时要花费车辆台班费很不划算,逐步摸索实施利用站上的动力液水源倒入井下,实施小排量定量自身热洗法,效果很好,即节约热洗费用,又减少排水周期。
15号站由于各种机、泵、炉设备多,成本管控难。在站长姬梦阳的带领下,大家群策群力,围绕降材料费、节修理费开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活动,积极倡导人人争当“理财小管家”,广泛开展“算小账找潜力”活动。该站边29-22注水井有一台喂水泵,2018年2月,喂水泵出现故障,是自己修是还是上报换泵,大家意见出现分歧。姬梦阳建议自己拆解维修,理由是冬季注水井一旦停注了面临井口冻堵问题,如果上报维修周期长,等修好泵恢复注水,后续工作量太大。后来大家合力拆解了泵体,发现泵的机械密封损坏了,通过利用旧配件,泵很快修复好了,注水井恢复注水。大家对站长的话更加信服了。
边台区块油井使用自身脱水回掺,因为水质硬度较高易结垢,掺水水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水表叶轮就被卡死,造成油井掺水量无法准确调整,油井计量不准,由于水表生产厂家维修不及时且维修成本高,有时维修完没几天又卡住了。通过拆卸叶轮发现叶轮轴断裂,如果更换水表成本较高。为了解决水表维修问题,15号站员工采取相同直径铆钉轴替代叶轮轴及时修复水表,保证了油井计量的及时准确。2018年,15号站16块水表共维修45次,发现叶轮轴断裂的6块,每次维修时间在15分钟,维修速度大大提高,并见到了很好效果。2018年,这个站通过利用低压水洗井、修复使用掺水表、闸门等累计创效42万元。
张涛 白宪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