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读盘锦|阅读城市的魅力)
去年在盘锦采访,晚上9点的时候,正在聊天儿的几个人不约而同地打开手机:【夜读盘锦】更新了。大家很认真地听,然后评论转发。
【夜读盘锦】是市委网信办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的一档日推音频节目,读的都是关于盘锦经济、社会、民俗风物、地域文化方面的文章,《带你去看红海滩》《红海滩里的丹顶鹤》《大苇荡的四季情歌》……随着文章的陆续上线,阅读量不断攀升,收获了众多的点赞和转发。
最令我感兴趣的还不是阅读和转发的数字,而是每篇文章的后台留言之多、质量之高,简单点赞的很少,基本上都是深入评论和抒怀,有的整理出来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在微信公众号里,文学作品并不具备“爆款”的属性,尤其是写景抒怀的文字,就算写得再好,也比不过那些鸡汤文。【夜读盘锦】能有这样的关注度,很耐人寻味。“都是我小时候非常熟悉的事儿,听着就亲切。”“写的、读的,都是盘锦的事儿,必须点赞啊!”当天在场的几位盘锦人都这样说。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后台留言,很多的名字后缀都带有“河蟹”“糕点铺”“辽河豚”等字样,说明这并不仅是一种与文学有关的阅读或者是文化人之间的自娱自乐,而是一场由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共同参与的阅读狂欢。
一直以来,“远方”和“脚下的土地”是最令我动情的两大文学主题。当描述的不仅仅是远古的历史、祖先的故事,而是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经历过的人和事,这样就更能找到共情点。【夜读盘锦】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文学创作者,致力于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写作方式,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更多的历史、文化学者,包括媒体人也参与其中,好作品层出不穷。比如,大连作家素素起笔于15年前的历史文化散文集《流光碎影》以及后来的《旅顺口往事》,就被评论家称为“掀起了人们对城市文化底蕴的找寻,对城市精神的提炼,从而建立起了大连的城市文化自信”。盘锦也是如此,作家杨春风的《盘锦事情》《田庄台事情》都是以挖掘地域文化为内容的作品,也在文学圈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关于城市阅读,正是以这些作品为基础而产生,并借助互联网有了更多发挥的渠道。那些以往只是摆在书架和枕旁的纸质书,变成了声音、图画、影像,变成了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都能够理解、分享的文化品,变成了无数人睡前的美好时光和梦境里的乡愁。
关于城市阅读,是给予市民最好的文化礼物,滋养作用是巨大的,人们因此找到了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向心力,不管是身处其中还是漂泊异乡,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大的拓展空间,有更多的受众。
继【夜读盘锦】音频节目后,今年1月份,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又推出了【读盘锦】音频节目,这是一档全民参与的阅读节目,市领导、机关干部、工人、农民、环卫工人、快递员,各行各业的人,都踊跃参与其中,有的投稿、有的朗读。其实,无论是【夜读盘锦】专业播音员主持人的诵读,还是【读盘锦】的全民诵读,初心都是以阅读赋能城市的灵魂、浸润人们的心灵。
今天是4月23日,下午,市委市政府举办了盘锦市第八届全民读书节启动仪式暨“读盘锦·诵春”活动。没有机会去现场的朋友,可以关注“读盘锦”微信公众号,我们会陆续推出现场视频。
来吧,朋友们,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以满城书香赋能我们的城市和我们的生活。
读盘锦、爱盘锦,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作者:高爽
辽宁日报文化体育新闻中心首席记者,高级编辑。从事新闻工作22年,新闻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等数十个奖项,辽宁省十佳新闻工作者。
监 制:赵 菲
后期混音:王 悦
联合出品:市融媒体中心、市文联、市作家协会、
市摄影家协会
编 辑:孙洪霞 朱晓伟 陈海洋 尹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