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读盘锦|盘锦摄影人和辽东湾斑海豹)
三月初,大地回春,辽河口的冻冰逐渐消融。清明节前,辽东湾斑海豹在完成生育之后,带着它们的幼仔来到辽河口,将在这里度过两个月饱食无忧的安逸生活。
海豹岛, 是盘锦摄影人自已命名的。盘锦的摄影人从2007年开始去那儿拍片, 至今已经12个年头了。如今,拍摄辽东湾斑海豹已成为盘锦摄影人每年的必修课。
从市区出发,1小时的车程到达港口,再乘船半小时就到了海豹岛。按照潮汐时间推算潮水, 潮水刚刚开始下降,海豹岛的滩涂已露出水面是最好的拍摄时机。岛边延长约1千米的滩涂, 可以看见多群斑海豹在休憩。拍摄时不能打扰斑海豹,要在离它们很远的地方就停船抛锚,用高倍镜头观察它们的活动情况。而后,便开始寻找机会拍摄。现在,大多数摄影人已从拍摄大场面改为拍摄斑海豹情感有趣的瞬间了,要想拍到理想的片子,通常要得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说起辽东湾斑海豹,人们的了解大都是在动物园观赏的层次,知道这些梳着光滑的背头、长着刚劲的胡须和又大又圆的眼睛、颇具绅士风度的家伙,精灵可爱,憨态可掬。其实,除了表面上看到的这些,辽东湾斑海豹还有更加珍贵的价值。
辽东湾斑海豹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是唯一在我国海域繁殖的海兽,有“海上大熊猫”之美誉,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贝。它的原名叫西太平洋斑海豹,因为它们往返于渤海湾和黄海,又成为了独立种群,是我们摄影人和斑海豹专家研究给它们起了新名字,叫辽东湾斑海豹。从2008年春天第一次在报刊上用这个名字至今,受到了业内和官方的认可。
辽东湾斑海豹有在冰上产仔的习性,而辽河口是中国最北海上结冰区,所以,这儿是辽东湾斑海豹在中国的唯一繁殖地。每年11月后,辽东湾斑海豹穿越渤海海峡,陆续进入辽东湾冰区繁殖,次年2、3月随潮水从辽东湾北部向南漂移,主要分布于渤海北部的几个栖息地,5月后大部分离开渤海。
辽河口附近是辽东湾斑海豹繁殖后幼仔育肥、换毛的聚集地。辽东湾斑海豹的数量直接关系到海洋生态的优劣。2008年7月,辽东湾斑海豹被列入辽宁省标志性候选物种。2012年,辽东湾斑海豹被确定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的吉祥物,取名叫“宁宁”。
还记得那年初春天暖还寒, 盘锦摄影人起早贪晚坚守在辽河岸畔, 寻找辽东湾斑海豹的踪影。经过蹲守和耐心等待,2008年5月初, 终于拍到了辽东湾斑海豹的正面镜头。5月12日,辽河晚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我的图片报道《上百只斑海豹栖息辽河口》,这是我市第一次拍到上百只的野生辽东湾斑海豹种群,它填补了辽东湾斑海豹多年没有近距离影像资料的空白,为我国有关研究、保护辽东湾斑海豹的部门掌握其在辽河的分布、栖息环境、种群结构和生态习性及资源现状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影像资料。而后,辽东湾斑海豹图片及生物资源介绍相继见于《中国国家地理》《森林与人类》《辽宁日报》等国家和省级媒体。
▎作者:刘杰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摄影家协会理事、盘锦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曾任盘锦日报首席记者。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网络发表新闻和艺术摄影作品4000余幅(组)。曾获国家、省级金、银、铜奖。
监制丨刘云珠
责编丨张利利 王兴鹏
编辑丨梁媛
校对丨冯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