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严禁对民企采取“一律关停”等粗暴做法)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经淼报道 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建立受立案绿色通道,对合同诈骗、贷款诈骗、保险诈骗、侵犯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损害民营企业信誉、商品声誉等违法犯罪,以及针对民营企业的强迫交易、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黑恶势力犯罪,从快从重、依法打击。
对涉及民营企业的案件线索审慎立案,严防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对民营企业家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必须羁押的,通过建立会见通道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管理。
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公安厅介绍“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有关情况时提到上述内容。
为重点民企提供“一对一”“定制化”服务
省公安厅表示,我省将主动靠前精准对接,为民营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环境。
全省公安机关将组织开展“万名民警联万企”包扶民营企业发展活动,坚持问计于企、问需于企,通过组织全省公安机关广大民警带着任务、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走进民营企业、走进车间班组、走进职工中间,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与民营企业结对子、交朋友,营造亲商、爱商、护商、富商的氛围,建立“亲”“清”警企关系。将帮助民营企业、服务民营企业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及时发现解决企业最急、最需、最盼问题,为重点民营企业提供“一对一”“定制化”服务,如设立警务工作站,24小时提供信息咨询、防范指导和安全培训,实行上门审证、临时交通护送、优化通行车道等便利化服务。
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及时发现化解劳资纠纷、涉企金融债务风险等,切实当好民营企业“信息员”“联络员”“服务员”“协调员”,做到真心服务、有效服务、精准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实效。
严禁“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粗暴做法
集中开展涉及民营企业案件的清理整治工作,更加注重公平公正、理性柔性执法,对涉及民营企业的案件线索审慎立案,严防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对民营企业家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必须羁押的,通过建立会见通道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管理;准确区分个人、法人财产,严禁超范围、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资产,严禁“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简单粗暴做法,最大限度保障民营企业经营权和合法财产所有权。
对恶意拖欠企业资金等被司法拘留人,与法院密切配合,及时为企业追回欠款。
严格执行省公安厅“二十条严禁”纪律规定,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提升监督效能,建立涉民营企业举报“一案双查”制度,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执法不公、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问题,让民营企业在每一次执法活动、每一个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维护民企权益和财产安全 建立受立案绿色通道
据介绍,我省重拳打击涉企犯罪,为民营企业提供最安全的发展环境。全省公安机关坚决扛起保护民营企业平安发展的职责,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
建立受立案绿色通道,对合同诈骗、贷款诈骗、保险诈骗、侵犯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损害民营企业信誉、商品声誉等违法犯罪,以及针对民营企业的强迫交易、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黑恶势力犯罪,从快从重、依法打击;对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以及企业周边的突出治安问题,重拳整治、坚决根除;对威胁恐吓、报复伤害企业经营者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查处、绝不手软,坚决保护企业家和员工的人身安全,让他们安心、安身、安业,当好民营企业“保护神”“护身符”“平安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