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0件涉及政府拖欠民企 欠款纠纷案已经全部销案)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经淼报道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推送的辽宁省政务机构失信案件名单,涉及政府拖欠民营企业欠款纠纷案件30件,已全部履行法定义务销案,为民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681.1万元。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时提到上述内容。
30件涉及政府拖欠民企欠款纠纷案全部销案
我省在信用平台建设、政务诚信、联合奖惩等关乎信用基础和社会高度关注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进展。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面,截至目前,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征集省直信源单位数据1.1亿条,市级信用数据征集机构交换5000余万条,近两年与国家信用信息平台共享我省企业信用信息1.61亿条。实现行政服务大厅在受理事项时对信用状况“逢报必查”“逢办必查”。
政府机构失信专项治理取得新成果。省发改委同21个部门起草制定了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了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推送的辽宁省政务机构失信案件名单,涉及政府拖欠民营企业欠款纠纷案件30件,已全部履行法定义务销案,为民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681.1万元。
建立辽宁省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系统
在联合惩戒工作方面,依托我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了辽宁省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系统,归集、推送、反馈、统计各领域联合奖惩信息。截至目前,开通了包括安全生产、税务、环保等36个领域的联合奖惩模块,征集联合奖惩数据2.9万条。
我省还创新发债手段,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出台配套政策,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深入推进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并联审批
省发改委介绍,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我省主要措施有推进民间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和进一步规范民间投资项目报建审批。深入推进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实现项目网上申报、限时审批、协同服务、信息公开,不断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主要是通过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设立基金等多种方式,发挥财政性资金对民企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和鼓励民间资本开展多元化农业投资。
禁止排斥、限制或歧视民间资本的行为
在推进PPP项目方面,重点提出鼓励民间资本股权占比高的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项目。禁止排斥、限制或歧视民间资本的行为,加快推进民间资本参与农业、水利、环保和能源等领域的PPP项目。
另外,还抓紧建立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重点领域项目库,常态发布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清单。做好项目推介后的跟踪调度和后续服务工作,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主要包括落实减费降税政策,降低用工、用能、用地成本。
开展“重、强、抓”行动 一对一为民营企业服务好
在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主要包括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继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在开展“重、强、抓”行动,一对一为民营企业服务好方面。去年开始,省发改委紧盯“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重大工程项目,安排全委150名项目管家为75个项目提供“店小二”式服务。成功举办“重、强、抓”项目推介会,择优推介500个重点项目,签约24个项目,总投资1656亿元,融资额736亿元。
下一步,我省将抓紧制定出台《辽宁省建设“诚信辽宁”规定》;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平台体系;积极推动“信易+”创新应用,形成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场景并形成典型案例;全面推进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真正做到守信者处处受惠,失信者寸步难行。
另外,我省将抓增信集合债发行,创造更多融资便利。还将抓激发民间投资意见实施,让社会资本充分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