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辽河油田513名员工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2019年1月15日,包括新华社、腾讯网、凤凰网、网易、东北新闻网在内的多家媒体,一早来到了中石油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体育馆采访该厂组织2019年度员工无偿献血活动。
距离早8点正式开始抽血尚有一段时间,但体育场内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他们有的是下班车组团前来,有的是夜班串休专程赶来,有的是抽空前来,献完血之后还要回到岗位继续工作。
前来献血的队伍里,既有几次、十几次献血的“老爱心”,也有初次献血的新生力量。在无偿献血活动中,记者在现场看到了不少“母女档”、“夫妻档”、“父子档”和结伴而来的献血团队,着实让人感动,还有很多的献血背后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
在之前的一周,即1月8日,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已经献血成功310人,献血量已经突破了117100毫升,也创下了曙光采油厂历年当日献血人数和总量新高。15日当天又有203人成功献血,两次献血人数总计513人,献血总量193900毫升,其中459名员工献血400毫升,一次献血400毫升率达89.5%,较去年上涨了5个百分点,比盘锦市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
513袋暖暖的祝福,近20万毫升浓浓的爱心,大家献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鲜血,更是展现了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广大干部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采油大厂的社会责任担当,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为了确保两次无偿献血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厂工会提前一周组织办公室全体人员召开了关于献血活动的专项会议,并组建了临时活动小组,进行具体分工。两次献血当日,大家组织无偿献血员工填写登记表格、量血压、抽血化验……所有流程井然有序的进行。他们不时为献血员工解答疑惑、端水问候,并主动和献血者们交谈,缓解紧张情绪,整个献血现场气氛温馨而融洽。同时,献血前后还在献血志愿者微信群发布了注意事项和温馨提示,增加了采血的成功率,引导加深了员工对无偿献血的正确认识。
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近三年献血量达57万毫升,2017年献血成功462人,献血量169900毫升;2018年献血成功564人,献血量208000毫升;2019年献血成功513人,献血量193900毫升;三年合计571800毫升。
采油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杨忠军带头献血。
东北新闻网记者赵亚楠被无偿献血团队激励和感召,“临时起意”想尽一点自己的爱心。
热注作业一区的“夫妻档”献血者朱亮和妻子周丹是第一次来献血,内心多少有点紧张,但是他说“看着自己的血液缓缓流入采血袋,一想到这些血能用给需要的人,我觉得也值了”。
采油厂宣传部张舒宁和老公张慧超15日当天各献了200毫升,谈起去年自己第一次献血,小张告诉记者,“克服了很大的阻力,家里反复做工作不让献血,我在网上进行了科普,且身边有这么多同事都在献血,终于打消了他们的顾虑。今年我也把老公拽来了,我想说,献血无损健康,只需少许勇气。”
当天的采血现场,记者见到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工匠柳转阳,这位曙光采油厂的技术大拿表示,我们企业讲的是奉献能源、创造和谐,而献血更是人格高尚的体现,也是一种奉献,这是救死扶伤的最好体现,这种奉献跟企业是一脉相承的。
连续超过18年,累计献血12000毫升,多次获得过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无偿献血奉献奖、辽河油区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的作业五区员工董晓艳,在谈及自己第一次献血经历时说,2002年夏天在大厦附近买东西时,听到了那首熟悉的旋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当时我的心潮澎湃,一种责任感由然而生。我要献出我的一点点爱心,用我微薄之力去帮助我所能帮助的人,这是我心底的声音。在我第三次献全血,献血量达到1200毫升之后,成为一名捐献血小板志愿者,之后,我又光荣地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份子,很自豪。
献血当天,盘锦市中心血站站长许建,厂党委书记辛向忠,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杨忠军都到献血现场看望慰问无偿献血员工,对广大员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和曙光采油厂的组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盘锦市中心血站站长许建告诉记者,2019年临近春节之际,盘锦市临床供血十分紧张,本次供血在曙光采油厂工会领导班子的精心组织下,克服重重困难,组织了800余名爱心人士,参与无偿献血,这充分体现了国有大型企业责任担当,也体现了油田职工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精神。
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党委书记辛向忠表示,通过厂内职工的无偿献血,调动了石油工人的积极性,展现了石油工人的风采,在盘锦市起到一个带头示范作用,激发全市人民,油地一起,推动辽宁振兴,把辽宁振兴这项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