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太极拳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相传清朝末年,太极拳便传入这片土地,历经几代传承,已深深扎根。如今阜新太极拳流派丰富,三丰太极、陈式、杨氏、吴式、孙式等多个流派在此汇聚,各流派传承人数众多,共同构建起繁茂的太极文化生态。目前全市有60多个太极拳辅导站,近万名习练者,他们活跃在公园、广场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清晨日暮,街头恭尾,习练者舒缓的招式、沉稳的步伐,无不展现着太极拳的独特魅力。闾张餷钋众多的太极拳爱好者中,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承人、阜新市海州区太极非遗传承人王友军是其中的一位优秀代表。他把太极情植根在阜新这片热土上,一边刻苦习练太极拳,一边大力传播太极文檠正徐化,为阜新的太极拳普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
三丰故里 太极情缘
2025年3月23日,在世界太极举蓝皮书大会上,来自阜新的王友军因推广太极文化贡献突出,被授予2024太极拳类人才'青年菁英”称号。
王友军今年50岁,籍贯黑龙江省,从小就喜欢武术运动。1994年参军入伍到阜新,在部队他通过与战友一同练习太极拳,逐渐迷恋上了这项运动。1997年转业后:他留在阜新生活工作,从此开始正式入行大极拳。
阜新作为“三丰故里”“玉龙故乡”,承载着深厚的武术底蕴,也深深影响了王友军的太极情缘。为了更好地习练太极拳,王友军拜陈氏太极掌门人陈小旺为师,日复一日地潜心钻研陈氏卷法精髓。无数个清晨与黄昏,他在练功场上挥洒汗水,反复揣摩,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将陈氏太极拳的技法练得炉火纯青。
多年来,王友军参加了国内国际多次大型武术太极拳比赛,拿到了数项冠军奖牌,也获得了国家职业武术教练员、国家社会体育大极拳指导员、大极拳裁判员、中国武术段位指导员、考评员等多项资格认证并且成为阜新市海州区的太极非遗传承人。
有了功夫和成绩,王友军想的不是自已练得多好,而是希望把太极拳传播给更多的人,为第二故乡阜新做一份贡献。为此,他深入社区、学校、企业,举办冬类太极拳讲座与培训活动。在社区,他为居民们带去健康与活力,让太极拳成为邻里间交流的新纽带;在学校,他将太极文化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企业,他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以拳健身、以拳凝心。他还带领学员积极参与各类武术赛事与表演,培养出了许多太极拳运动员,其中,有数十位成功晋级晋段,在大赛舞台上绽放光彩,让更多人领略到大极拳的魅力。
在普及大极拳的过程中,王友军坚守的理念是,以武健身、以武育人,让太极文化惠及大众的健康生活。他经常说,年轻时喜欢大极拳,因为这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现在热爱太极拳,更有了一份责任希望通过传播太极文化,带动更多身边人钟情太极拳,弘扬太极拳。
![]()
健康人生 太极同行
风景秀美的玉龙湖,绿水清风,波光潋滟。晨练的人们,沐浴着初升的暖阳,沿着岸边的甬道,边锻炼边享受着花鸟共鸣的美丽风景。
在一处探出水面的看合上,一队身穿陈氏太极服的队伍,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舞起“八法五步”,在云展云舒间,诠释着太极文化的中华神韵。
![]()
经打听了解到,他们是在录制视频,准备参加2025年全国“健康人生·太极同行万人共武太极展演活动。而在前面领队的,正是参加这次活动的阜新带头人王友军。
“健康人生·太极同行”万人共武太极展演活动,是配合第一届“亚洲大极拳日’而发起的,目的是通过展示太极拳的魅力,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的普及与发展,为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为了组织好这次活动,王友军走访了多个太极团队,并把他参加“亚洲太极拳日”大会的见闻分享给参赛队员们,动员大家积极训练、共同参与,为阜新大极运动发展作出贡献。他说,参加这样的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太极文化,普及太极拳体育运动,在强壮身体的同时,共享美好生活。
参加全国展演,需要技术过硬,更需要团队意识,舞出优雅,打出精气神。在训练中,王友军亲自到场,帮助各个展演团队一招一式地练,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示范与指导。他说,参赛的过程,是训练团体协同致性,更好体现太极风韵、文化素养的机会,它代表的是阜新的太极拳水平,也展示着家乡的体育运动风貌。
![]()
经过团体排练、视频展示、站点网络比赛,阜新市多个展演团队荣获“亚洲太极拳日”境内太极集体一、二、三等奖,多名展演队员也分获个人一、二、三笔奖,为“二丰故里”赢得了荣誉。
![]()
传承太极 责任担当
太极拳是国之瑰宝,国家对其重视程度也上升到战略高度。2020年,太极拳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中华民族成功新增一张面向世界的名片。作为中华武术,需要全民的大力弘扬与传承,特别是在国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更应倡导与普及,提高太极素养,共享健康生活。
作为阜新市武术优秀推广人,王友军在担任海州区第十届政协委员期间,曾多次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根据人们体适能实际情况,建议武术太极拳走进校园、社区,走进企事业单位,推广普及太极拳运动。这一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赞同与支持,并在全市进行宣传。王友军更是身体力行,利用各种教学机会,积极传授太极拳,宣传太极文化,带领太极拳爱好者参加全国省市展演及比赛活动,树立阜新武术太极拳的整体形象。
同时,王友军在体育部门和街道社区的文持下,全力推进太极拳社区站点建设形成了各县区太极项目网络覆盖,目前已达200多个。他还设立专门太极拳培训机构,定期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让专业指导深入基层开展工作,为太极拳普及提供有力支撑。
“太极文化,需要从小培养,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太极拳的历史和发展,更应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教育内容,纳入中小学生体育课堂,培养对传统武术的兴趣,为太极拳传承注入新鲜血液。”带着这一理念,王友军深人校园,了解校方需求,开展太极拳公益教学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学和展演,各学校出现了一批少年大极拳班习练队伍。他经常对同行们说,自身为阜新市学校武术太极拳辅导员,有责任在校园推广普及太极拳,希望孩子们从基础学起,学到真技艺,传承优秀的太极拳。
筑牢根基 创新发展
阜新作为“三丰故里”,在太极拳普及路上,有着诸多担当之举。政府高度重视,文旅部门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工作,现在陈氏太极拳、张三丰太极拳作为区级非遗项目,为太极拳传承筑牢根基。体育部门、文旅部门更是大力推动,在对接国家级纾鍾省级赛事的同时,积极开展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剑等各种展演活动,让阜新人有更多机会在更大舞合上展示太极风采。
传承是根基,创新是方向。王友军在教授太极拳的过程中,尝试着太极拳的创新与发展。走进地方高校、老干部大学等,建设以太极拳为主的研学基地;根据不同年龄段推广适宣的太极套路,如少儿太极操、太极拳“八法五步”等,降低学习门槛;借助互联网打造云端直播平合,邀请传承人直播教学;与文旅活动结合,创新太极服饰、文创衍生品;开展养生太极课程,开发健身养生、身姿矫形等运动处方,满足不后体质人群健康需求等。
作为阜新人,传播太极文化是“厚道阜新”的一张闪亮的名片。每一位习练者都是传播者,把“健康中国”理念传递给身边人,传递给远方来客。而在各类太极拳赛事与活动中,以拳会友,交流技艺,更是在传递着和谐、向上的太极精神。
希望我们的身边,出现更多像王友军这样的“太极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对太极文化的热爱与追求,让太极拳在阜新乃至更广阔的天地间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绽放出绚烂夺目的时代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