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交往日益频繁,法律关系愈发复杂,执行案件中“双方互负债务、互为申请人与被执行人”的情形渐趋增多。此类案件因当事人诉求对立,极易导致执行工作陷入僵局。近日,海州法院执行法官周宇以“双案同执”模式高效破局,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案情回溯
2024年刘某因借款合同纠纷向海州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赵某支付本金及孳息共计35万余元;随后赵某亦就不当得利返还纠纷向海州法院申请执行,要求刘某返还本息合计30万余元。两案中双方互为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且均负有到期金钱债务,形成典型的“双案同执”局面。
案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周宇首先细致研判民事判决内容,全面梳理两案事实脉络与法律关系,依法向双方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同时,彰显海州法院执行工作特色,向两位当事人送达《写给被执行人的十句话》和《写给申请执行人的十句话》,明确告知“履行生效裁判是法定义务,拒不执行将承担相应法律后果”。虽双方均表示愿意依法履行,但却僵持于“要求对方先履行”的诉求,执行工作一度停滞。
面对困境,周宇法官迅速调整思路,采取“双管齐下”策略推进执行:一方面,通过财产查控系统及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全面核查双方财产状况。经查,赵某具备履行能力却僵持履行,周宇以“拒执入刑”的法律威慑,严肃劝导其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另一方面,依据《民法典》中“互负债务抵销”的相关规定,鉴于两案债务均为金钱给付性质,周宇多次组织双方调解,耐心释法明理,引导当事人理性看待纠纷、协商解决方案。最终,在法官的积极推动下,赵某提出“债务抵销+差额支付”的方案,在抵销30万余元债务后,及时将剩余款项给付刘某。至此,两起关联执行案件顺利执结,实现了案结事了。
此次“双案同执”的成功办理,不仅有效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有力维护了司法裁判的权威。下一步,海州法院将持续紧扣“速执优执、提质增效”工作理念,深化执行攻坚力度,全力兑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在高质量推进执行工作的新征程中,不断交出让群众满意的司法答卷。(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