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镇平安地村的村民们将一面写有“情系民生办实事,精心修路暖人心”的锦旗,满怀感激地送到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交通局。这面锦旗,承载着村民们对家门口崭新道路的由衷喜悦,也标志着该县在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上取得了扎实成效。
![]()
昔日“烦心路” 今朝变通途
“这条路的变化,我们老百姓感受最深!”平安地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征军激动地说,“以前这条路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别说车了,人走着都费劲,雨雪天出来都得用铲车接。卖豆腐的,豆腐块都颠达碎了。”这曾是阜新镇多个村落道路状况的真实写照。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今年以来,阜新县交通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出行难”问题,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服务民生、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道路新建与硬化工程。如今,一条条平坦坚固的水泥路、沥青路取代了昔日的坑洼土路,蜿蜒在乡村之间,彻底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
打通“经脉” 路畅业兴惠民生
“现在好了,水泥路直接通到家门口、地头边。”陈征军副书记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大伙儿出行方便了,地里种的瓜果蔬菜和粮食都能顺利地运出去卖了,都能卖上好价钱。以前从东王四台去县里要一个多小时,现在能节省20多分钟。”这条新修的路,不仅是一条“暖心路”,更成为了连接市场、助推产业的“致富路”。
![]()
![]()
阜新县交通局统筹推进,累计组织实施了多项重点道路项目:
平安地村东王四台屯至西王四台屯2.5公里道路:作为重点攻坚项目,已从破损严重的土路变为平整的水泥路,解决了60户185名村民的出行和农产品外运难题。
巴扎兰村2.7公里道路改造工程:针对汛期积水断行问题,同步推进路基加固、排水系统与路面硬化,目前工程过半,竣工后将保障全年畅通。
桃李村1公里土路硬化工程:村民主动参与监督,共同推动工程提质增效,大家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此外,同乃村至衙门村同衙线5.5公里大中修工程已铺设沥青路面并全面通车;桃李村奈朱线与省道205交界处低洼存水路段也已列入大修计划并开始施工。
![]()
![]()
![]()
久久为功 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道路通,百业兴。一条条农村公路的升级改造,不仅改善了出行条件,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阜新镇副镇长刘芳芳表示:“这几条路的建成,是我们回应群众关切、服务民生的一个缩影。接下来,阜新镇将继续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标准,一方面抓好已建成道路的养护管理,确保长期发挥效益;另一方面,科学规划,积极争取,逐步推进镇域内其他薄弱路段的改造升级,持续织密、优化农村交通网络,努力为阜新镇的全面振兴铺就好更坚实、更畅通的‘快车道’。”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交通局将持续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推动道路建设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深度融合,用一条条畅通无阻的“民心路”“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