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到来注意预防热射病
随着高温天气的到来,如何预防热射病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问题。高温天气会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的人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避免高温暴露与科学作息
1. 调整户外活动时间
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外出或进行剧烈运动。如需户外作业,建议采用轮班制,每工作1小时休息10-15分钟,并选择阴凉处休息。
2. 优化室内环境
保持室内通风,空调温度建议设定为26℃左右,避免与室外温差过大(温差5-7℃为宜)。使用空调时可通过门厅等过渡空间适应温度变化,防止感冒。
二、科学补液与身体防护
1. 主动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建议定时饮水(每小时500-1000ml),可饮用含0.1%盐分的凉白开或运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防止电解质紊乱。
2. 物理降温措施
外出时穿戴防晒衣帽、太阳镜,使用遮阳伞。随身携带湿毛巾,定期擦拭皮肤帮助散热。居家可用凉水浸泡手臂、颈部等部位降温。
三、特殊人群防护
高危群体重点保护 ,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应避免单独处于闷热环境。建议每天至少2次查看其健康状况,确保空调或风扇正常使用。
四、健康监测与应急准备
1. 识别早期症状
关注头晕、头痛、口渴、多汗等先兆中暑表现,体温≥38℃时立即转移至阴凉处。出现意识模糊、无汗、皮肤干烫(体温≥40℃)需立即就医。
2. 配备防暑物资
家庭和单位应备:电子体温计、冰袋、藿香正气水、淡盐水等。
五、生活习惯调整
1.饮食选择:多食用西瓜、黄瓜等含水量高的蔬果,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2.运动方式:选择清晨/傍晚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突然剧烈运动
3.作息规律: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导致机体耐热性下降
*特别提醒:室内环境同样可能引发热射病,往年也出现因空调故障或过度节俭未使用降温设备导致的病例。建议每日检查空调运行状态,老年人居住环境温度建议维持在28℃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