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烟滚滚的救援现场,他是冲锋在前的“逆行者”;汗流浃背的训练场上,他是永不服输的“拼命三郎”;日常执勤的岗位上,他是精益求精的“螺丝钉”。他叫翟阳,阜新市消防救援支队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北环路消防救援站班长,一名用青春热血诠释“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95后消防员。他先后荣获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先进个人,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先进个人,2025年全县消防安全技能大赛第一名等荣誉。诸多荣誉是他年复一年在训练场上挥洒的汗水——单杠卷身上能做102个,3000米跑成绩保持在10分30秒以内,这些硬核数据是他荣誉和极致自律的见证。

冲锋一线:200次救援里的生死时速
“穿上这身制服,就意味着把生命交给了人民。”2020年12月加入消防救援队伍以来,翟阳累计参与灭火救援200余次,每一次出警都是与死神的赛跑。在某次出险任务中,翟阳主动请缨担任内攻组组长,背着30公斤的空气呼吸器冲进火场。高温炙烤下,他的战斗服被汗水浸透又烤干,面罩上凝结的水珠混着烟尘模糊了视线,却始终死死盯着阀门位置。当最后一个阀门被成功关闭时,他已在火场连续奋战4小时,脱下战斗靴时,双脚早已泡得发白。“当时没想别的,就想着快点控制火势,不能让周边群众受威胁。”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翟阳语气平静,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日常训练。

赛场争锋:用汗水浇灌荣誉勋章
训练场上,翟阳是出了名的“狠人”。为了提升400米综合体能操成绩,他每天加练3组负重折返跑,膝盖磨出了血泡也咬牙坚持。2022年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执勤岗位练兵体能比武竞赛前,他在一次训练中不慎扭伤脚踝,医生建议休息两周,但他瞒着队友贴上膏药继续参训。“比武就是战场,不能因为一点伤就当逃兵。”最终,他带伤拿下400米综合体能操第二名。

匠心育人:把经验炼成“传家宝”
作为班长,翟阳始终把“带好兵、打胜仗”作为责任。新队员小王刚入队时体能薄弱,训练中总是躲在后排。翟阳发现后,主动制定“一对一”训练计划:晨跑时在他背包里偷偷加2公斤沙袋,休息时手把手教他调整呼吸节奏。三个月后,小王在季度考核中成绩突飞猛进,哭着对翟阳说:“班长,要不是你盯着我,我早就放弃了。”多年来,翟阳带过的12名新队员中,5人成长为班长,3人在市级比武中获奖。他常对队员说:“消防救援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只有团队每个人都过硬,才能在火场多一分胜算。”

忠诚底色:亏欠家人却无愧于人民
“儿子,你多久没回家了?奶奶总念叨你。”2024年春节视频时,母亲的话让翟阳红了眼眶。加入消防队伍5年,他累计回家不足20次,就连奶奶80岁大寿也因安保任务未能到场。“有次出警路过家门口,远远看见爸妈在阳台晾衣服,没敢打招呼,怕他们担心。”谈及家人,这个火场硬汉声音哽咽。但每当完成救援后听到群众的感谢,他又觉得一切都值得。2025年汛期,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遭遇暴雨袭击,翟阳带队转移被困群众时,一位老大娘拉着他的手说:“看见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了。”那一刻,所有的疲惫和愧疚都化作了继续前行的力量。
从青涩少年到消防尖兵,翟阳用5年时间在“火焰蓝”的征程中刻下深深的足迹。他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铆在守护人民安全的岗位上,用青春和热血诠释着新时代消防员的使命担当——赴汤蹈火处,必有逆行者;竭诚为民时,不负藏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