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末,夏意渐浓,法治之风正当时。2025年5月23日,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五周年之际,阜新市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广泛开展具有检察特色的民法典普法工作为依托,组织开展“‘典’亮生活 守护美好”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推动做强民事检察工作,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此次活动邀请全国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中法、市司法局、市总工会等单位负责同志,以及市民代表、社区工作者、企业家代表、高校师生代表等50余人走进检察机关,“零距离”感受检察工作,“面对面”了解民事检察监督,“心贴心”解决群众困惑,阜新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吕倩竹参加活动。
沉浸式体验,零距离感受法治力量
受邀嘉宾在检察官的引导下,实地了解阜新市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的【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等功能区;案件管理中心,透过玻璃幕墙,参观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录入案卷材料;走进检察机关听证室,参观者们零距离感受“阳光司法”的实践过程。通过检察官的讲解,参观者们全面了解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促进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的工作亮点。
“以前总觉得检察院是‘神秘’的司法机关,今天亲眼看到12309大厅的便民设施,才发现检察服务这么接地气!”一位市民代表在体验后感慨道。
以案释法,揭秘民事检察监督
阜新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吕倩竹为本次检察开放日活动致欢迎辞。她指出自民法典颁布实施以来,阜新市检察机关始终将推动民法典实施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司法理念的重要抓手,扎实做好审判程序的“质检员”、弱势群体的“撑腰人”、社会治理的“啄木鸟”,为阜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今后的工作将以监督质效更优、民生保障更实、协同治理更深持续发力,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个角落。
活动现场邀请彰武县检察院、清河门区检察院、细河区检察院的3名基层检察官结合各自履职实践,精彩讲述“民法典护航土地权益,检察监督守护公平正义”“因‘未’有爱守护常在清河门区检察院以法为翼护航未成年人”“以‘检察蓝’护航民法典之光,守护民生公平正义”3个民事检察的办案故事。承办检察官们通过对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小案”,分别围绕案件涉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监护权纠纷、民间借贷等法律问题,依法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和支持起诉,生动展现检察机关在民法典贯彻实施中的履职担当和为民情怀,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落到实处。
法律智囊团,专业解答法律困惑
“民事检察职能主要包括裁判结果监督、审判程序监督、执行程序监督等方面,通过‘监督+服务’双轮驱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感受到公平正义”
座谈会上,由市检察院员额检察官、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市司法局副局长、市律师协会律师组成“法律智囊团”,针对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一一解答。
“民法典实施后,与之前的单行法相比,对百姓的生活有哪些实质性改变?”“民法典如何保护个人信息?遭遇信息泄露怎么办?”“老人去世后,子女因房产纠纷反目成仇,民法典如何化解?”.......与会代表积极踊跃发言,市总工会、社区工作者、学生代表、企业家代表提出了群众身边的法律问题,“法律智囊团”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答疑解惑。
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民法典从抽象走向具象,感受到了阜新检察机关对案件事实真相的执着追求,对弱势群体的倾情保护,让我们感受到了检察温度。”参会代表还填写了问卷,提出了对检察工作的建议。
此次开放日活动,既是民法典实施五周年的成果展示,更是检察机关“民有所呼、检有所应”的生动实践。通过案例分享、互动交流,使民法典的条文变得更加鲜活,检察履职的轮廓更加清晰,法治信仰的根基也更加牢固。阜新检察机关将持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把人民群众“需求菜单”转化为检察工作“任务清单”,以生动的司法实践讲好贯彻民法典检察故事,共同推动民法典精神深入人心,为“‘典’亮生活 守护美好”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