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为切实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效依托“食安辽宁码”平台,积极拓展校园食堂大宗食材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监管,在全省率先实施校园食堂大宗食材电子化溯源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市市场监管局将食用农产品生产者、收购者,食材供应商,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全市各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纳入追溯管理主体;将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食用农产品,米、面、油、奶等预包装食品纳入追溯管理重点品种,并开展全链条溯源管理,规范学校食堂及校外供餐单位采购管理,运用“食安辽宁码”贯穿学校食堂进货查验全过程。
在溯源管理中,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产销两端发力,以合格证管理为抓手,以各环节电子化信息管理为手段,实现“合格证+追溯”全链条管理,全面提升校园食品质量和供应链透明度,全力保障校园大宗食材“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质量可控”,通过食材“电子足迹”逆向定位问题食品源头,及时发现同批次产品销售流向并采取处置措施,避免不合格食品流入校园食堂。
在销售环节,市市场监管局认真指导各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将应用“食安辽宁码”纳入供应商遴选条件,制定供货企业实施电子化追溯考核标准,建立“合格证+追溯”机制。全面推动各环节溯源主体建立合格证电子化信息,通过“产地建码、进货扫码、一码通行”的方式,实现食材随附“检验报告、畜禽肉检验检疫证明、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承诺达标合格证”等合格证明文件电子化流转,为实施校园食材全链条监管提供有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