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辽宁省残联理事、教就部主任刘红宇带队到阜新市深入调研辽宁省残疾人帮扶性就业基地。
辽宁省残疾人帮扶性就业基地于2025年3月起正式运营,通过引入企业商务礼品定制、企业内项目输出等模式,帮助站内学员实现帮扶就业。同时,聚合企业资源,引入企业回购残疾人手工艺品模式。打造数智运营平台,实现就业过程透明化管理。

调研过程中,刘红宇主任仔细询问基地运营模式、岗位设置及残疾人员工薪资待遇、社保缴纳等情况。看到基地通过“政府出场地、机构来管理、企业给岗位、残疾人得实惠”的模式,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对其创新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围绕优化残疾人群体精准分层、就业增收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在调研座谈会上,基地负责人针对辽宁省残联帮扶性就业基地的主要做法及成效进行详细汇报。刘红宇主任对帮扶性就业基地的模式表示认可,同时针对基地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研讨。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霍红表示,市残联将以此为契机,动员社会企业单位,助力开发就业岗位,打造残疾人就业品牌,健全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奋力书写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省残联领导强调,要将就业帮扶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吸引更多本地企业参与,扩大就业规模,增加就业数量,切实提升残疾人就业质量,形成可推广的经验。
此次调研为辽宁省残疾人帮扶性就业基地的发展指明方向。未来,基地将立足辽宁特色,持续升级服务品质,打造具有地域标识的残疾人帮扶性就业基地;通过开发更多热门劳动产品,以产业带动残疾人就业增收;聚焦残疾人需求,通过创新服务模式、细化服务流程,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助残标杆企业,推动更多企业投身助残事业,助力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