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新市细河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有一支由12名干警组成的法院速裁团队。他们以“多元调解+速裁”模式为抓手,两年间累计化解矛盾纠纷4313件,速裁审判结案2700件,结案率达99.91%,推动辖区案件量连续两年下降10%,交出了一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亮眼答卷。
党建引领 打造基层治理“红色引擎”
2022年12月,细河区法院将速裁团队整建制派驻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同步成立诉调对接中心党支部,把党旗插在基层治理最前沿。队伍包含2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7名书记员和2名司法警察,通过建立日汇报、周研判、月总结机制,确保司法服务始终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
“我们不是在调解纠纷,就是在去调解的路上。”团队负责人介绍,通过“法官进网格”机制,干警们已与玉龙、玉丰、玉新三个街道开展座谈17次,在阳光社区试点建立“共享法庭”,开展法律培训7场,让多数物业纠纷在社区内就地化解。创新机制 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
团队首创“示范判例+类案调解”工作法,将11类常见纠纷的生效裁判制作成二维码,群众扫码即可获取同类案例参考。该创新举措在处置某房企2000余户房产证纠纷时大显身手,促成920件案件成功调解。 针对跨地域纠纷难题,团队运用“云调解”平台突破时空限制,成功化解跨国借贷纠纷2起、涉台婚姻纠纷1起。在诉前保全环节引入执行督促程序,使调解协议自动履行率提升40%,真正实现了矛盾化解。府院联动 构建多元解纷“共同体”
团队牵头搭建“法院+”联动平台,与人社、妇联等6部门建立“体系联动”机制,出台劳动争议、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系列文件。通过"四所一庭"联动机制,累计开展物业、劳动纠纷专题研讨10余次,完成司法确认126件。
在办理农民工欠薪案件时,团队与人社部门建立“绿色通道”,48小时内完成财产保全、调解、司法确认全流程。区总工会负责人评价:“这种一站式服务让劳动者维权成本大大降低。”
廉洁为民 锻造新时代司法“铁军”
在年均人均办案500余件的高压环境下,团队坚持每周开展“廉政微课堂”,两年来保持违法违纪“零记录”。他们创新“菜单式”普法,针对企业、社区不同需求定制宣讲内容,4场普法活动吸引上百余人次参与。
“把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细河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敖立群表示,速裁团队用“小快灵”的司法服务撬动了基层治理“大格局”,其经验已得到全区认可。如今,走进细河区各社区,“有纠纷找速裁”已成为群众共识,这支年轻的队伍正用专业与温情,书写着新时代司法为民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