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法官,太感谢了!堵了两年的下水道终于通了!”在新邱区法院接待室门口,居民们紧紧握着法官的手,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该起困扰整栋楼居民长达两年的下水道堵塞纠纷,在法官五次上门耐心执行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新邱区某小区一栋老住宅楼的下水管道因长期堵塞,导致楼上四户居民饱受污水反流之苦,在多次疏通无果后,楼上四户居民将一楼住户和物业公司告上法庭。虽然法院调解达成维修协议,但因施工需破拆一楼超市地面,商户与物业在货物搬运、地砖更换、供暖管道保护等问题上争执不下,执行工作陷入僵局。
“冬天管道容易冻裂,再不维修整栋楼都可能面临污水倒灌的风险。”执行法官张阳在实地勘查后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管道维修问题,而是涉及一楼商户担心施工影响正常经营、物业公司顾虑维修成本,楼上居民则迫切希望解决生活难题的多方利益的复杂博弈,面对这一“死结”,法院经研判后立即启动民生案件“绿色通道”。
为妥善解决问题,法官联合社区干部先后五次上门向楼上居民耐心解释执行流程,建议合理分摊部分维修费用;对超市经营者既以“远亲不如近邻”的情理劝导,又明确告知其法律义务,还特意避开周末施工以减少影响;对物业公司则责令其限期提交详细施工方案,并要求采用“整体换管”代替“局部维修”的治本之策。
在最后一次调解中,法官直接带着施工队到现场实地测算,将施工细节精确到“瓷砖颜色要尽量匹配原样”等具体事项。经过细致入微的协调,最终促成三方签订施工协议。施工当天,法官还专门到场监督,确保超市货物完好归位,最大限度减少对商户的影响。
当崭新的管道接通的那一刻,困扰整栋楼居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终于得到彻底解决。超市经营者感慨地说:“法官一次次上门沟通,连我担心货架落灰这样的小事都考虑到了,我们心服口服。”而楼上住户则连连说道“司法为民 排忧解难”的感激话语。
“这类涉及民生的案件不能简单地一执了之,必须从根本上解开当事人的心结。”执行法官张阳在结案后深有感触地说。据悉,新邱区法院近年来持续推行“如我在执”工作法,在处理涉众型民生案件时始终坚持速度与温度并重、强制措施与联动调解相结合。本案办结后,法院还将该案的成功经验向辖区街道社区推广,真正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