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订货打款,对方却消失联系不上,这货款还能要回来吗?近日,阜新市海州区人民法院跨域执结了一起微商合作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彰显了执行法官护民生、高效率兑现胜诉权益的担当。
家住阜新做微商的小李,在社交平台上结识了山东微商小于。同为“80后”的两姐妹越聊越亲,不久便决定合作经营一笔生意,并通过微信订立了买卖合同。小李按照合同约定,向小于支付了4万元的贷款后,开始期待着销售盈利。然而货物却迟迟不到,深感疑惑与不安的小李拨打了小于的电话,令她诧异的是对方的电话始终无法接通。焦急的小李立即发微信沟通,却发现微信已被对方拉黑。就这样,小于人间蒸发。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令小李深感焦虑,无奈将小于诉至海州区人民法院,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挽回自己的经济损失。
法院公告送达后,缺席判决小于返还货款及同期银行利息。今年2月下旬,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海州区人民法院承办法官齐天扬阅卷后迅速展开调查,被执行人小于恶意失联,刻意隐藏行踪,逃避法律责任,案件执行一度陷入僵局。齐天扬另辟蹊径,通过联系小于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和户籍所在地社区得知,小于早已搬离户籍地,目前人户分离。面对执行困境,齐天扬从细微之处寻找案件执行的突破口。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深入细致摸排全国关联案件,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终于发现被执行人小于在老家有另一起申请执行案件,这一关键线索为案件执行带来转机。很快,齐天扬与当地法院取得联系,并与另案执行法官积极沟通配合,向当地法院申请委托执行,最终由小于作为申请执行人案件的执行案款,扣划至海州区人民法院执行账户。迫于压力,小于主动联系了海州区人民法院,按照法官的指引,完成了偿还小李货款的法律程序。
当得知货款全部被追回的消息时,小李第一时间赶到海州区人民法院,将一面绣有“雷霆执行挽损失司法利剑护财安”的锦旗送到齐天扬手中,表达自己对执行法官的由衷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