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阜新市图书馆:以书为翼共筑书香之城

0
分享至

   暮春时节,空气中弥漫的书香最是沁人心脾。

4 月13 日中午,张宁领着12 岁的女儿来到玉龙书房,进行还书与借书。张宁笑着感慨:“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这话简直就是在说我。自己买回家的书,常常看几页就搁置一旁,可从图书馆借的书,因为有归还期限,阅读速度反而快多了。”张宁说,她经常带孩子来市图书馆借书,让孩子在那一排排书架间寻觅心仪书籍,尽情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感受文化的魅力,如此一来,孩子从心底里就对图书更为亲近。

李晓雅是一位荐书博主,书籍是她短视频文案的灵感源泉。“自从市图书馆的玉龙书房开放后,我来的次数愈发频繁,借还书比以往方便太多了。有时候,我也会到社区的书屋逛逛,总能发现不少好书。”

记者从市图书馆了解到,玉龙书房自投入使用后,迅速成为爱书之人心中的知识灯塔。它坐落于市图书馆一楼,内部环境幽雅静谧,藏书丰富全面,文学经典、历史传记、地理民俗等各类书籍应有尽有,能充分契合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读者的求知需求。尤为贴心的是,玉龙书房实行24 小时开放制,打破了时间限制,只要读者有阅读的渴望,这里的大门永远敞开。

书房还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读者借助自助借还设备,就能轻松完成书籍借阅,整个流程如同超市自助收银般便捷高效,真正实现了借阅归还的自由。玉龙书房免费向公众开放,无疑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一次重大升级。全天候的贴心服务、智能化的便捷体验以及丰富的馆藏资源,让全民阅读切实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城市独特的文化底色,有力推动书香阜新建设迈向新高度。

不止是玉龙书房,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还分布着众多小型书屋。它们有的隐匿于社区之中,有的位于学校附近的托管班,有的藏身于学校的某个角落,还有的在某座建筑物内。这些书屋风格各异,但都秉持着为阅读者提供优质阅读空间的理念。它们恰似一颗颗文化的种子,在城市的土壤里生根发芽,逐渐成长为市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阅读习惯雕琢理想中的自我

阜新是一座充满阅读热情的城市。周末走进书店,便能看到小朋友们三五成群,安静地坐在角落里,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在高铁站候车室,常能瞧见有人低头专注地翻阅手机里的电子书。乘坐出租车时,也会碰到出租车司机播放着有声书。

阜新籍学子高建业,如今是同济大学大四的学生。他说自己的阅读习惯深受父母影响。在他的记忆里,父母每晚都会各自捧着书学习,无人陪伴的他,有一次忍不住大喊:“我的书呢?”从那以后,他便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当我感到孤独时,我会从《百年孤独》中体悟:‘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独处的时候,安静自在,不用周旋于别人的情绪,也不必刻意判断他人的心思。’读完后我明白,原来孤独的另一面是自由。读书让我的内心更加平静,不被世俗人情所左右,更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对我而言,阅读是成长路上的自我救赎,是让我心态愈发豁达的良药……” 这是荒岛读书会一位成员对书籍的深情告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给予我们的,远不止知识,更是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在阜新荒岛读书会上,记者结识了一群热爱读书的人。他们认为,读书与不读书的最大差异,在于思想层面。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静下心来,享受灵魂深处的愉悦。一个人之所以陷入困境,往往源于认知局限,而读书恰是拓展认知与视野的便捷途径。很多时候,阅读已然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不可否认,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阅读习惯受到了一定冲击,大量时间被短视频占据。但与此同时,阅读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李晓雅说,在家时,她钟情于纸质书带来的美妙质感;出门在外,她则习惯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电子书,有时也会戴上耳机听有声书。如今,有声书、电子书的平台和软件众多,只需扫描二维码,心仪的书籍便能存入手机,随时随地都能阅读。

阅读活动激发全民阅读热潮

刚步入4月,阜新市便已陆续拉开世界读书日活动的序幕。

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阜新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阜新市图书馆联合发出倡议:以读书为纽带,“共振式”开启“共读书”活动。

为充分激发全民阅读热情,市图书馆以玉龙书房为活动主阵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2025 年度阜新市“大学生好书推荐人”好书推荐活动,诚邀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大学生踊跃参与,推荐优质好书;“四季童读”项目由国家图书馆少儿馆精心策划,是一份极具权威性与专业性的童书分级分类指导推荐书目,今年也是市图书馆积极推广该项目的第一年。借助国家图书馆的优质平台,市图书馆致力于为阜新4—15岁的未成年读者提供更为多元的服务,期望所有孩子都能怀揣对知识的渴望,以书为友,成就精彩人生。

4月14日上午,阜新市海州区河北街道西华园社区携手辖区派出所民警,共同举办“书香满社区,警民共成长”主题读书活动,以书籍为桥梁,搭建起民警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学习的平台。

4 月15 日上午,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街道米家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社区图书阅读室开展“银龄乐学‘阅’享好时光”主题读书活动,营造出浓厚的老有所学社会氛围。阅读中,老人们轻声交流,让无声的文字变得鲜活温暖。

4 月19 日,《长安的荔枝》主题活动在玉龙书房举行,邀请读者共赴一场心灵奇旅。这场读书会摆脱了传统PPT的束缚,通过故事讲述、互动讨论、书写感悟等形式,唤醒读者内心的共鸣。

一座城市的文明品质,并非取决于宏伟的外在市容,而是体现在市民的精神风貌与品位气质上。阜新正以世界读书日为重要契机,充分发挥城市书房的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全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让我们在阅读的滋养下,共筑一座书香之城。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子阻挡高铁后续:回家立刻被抓,警方最新通报,律师让减轻处罚

女子阻挡高铁后续:回家立刻被抓,警方最新通报,律师让减轻处罚

影像温度
2025-04-20 12:28:50
全美国800城掀起示威潮,500万人上街反川普,局面陷白热化

全美国800城掀起示威潮,500万人上街反川普,局面陷白热化

局势帝
2025-04-21 12:35:0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讲师李玮玮逝世,终年45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讲师李玮玮逝世,终年45岁

澎湃新闻
2025-04-21 15:46:30
美国对中国根本不用动武,计划已经完成一大半,很快就达成目标

美国对中国根本不用动武,计划已经完成一大半,很快就达成目标

慢看世界
2025-04-21 10:36:10
“儿媳,你休产假了,回来伺候我”儿媳:找你女儿,她也休了产假

“儿媳,你休产假了,回来伺候我”儿媳:找你女儿,她也休了产假

清水家庭故事
2025-04-19 20:19:39
巴西电视台报道雨果夺冠海报:拆长城了。讽刺意味浓重!

巴西电视台报道雨果夺冠海报:拆长城了。讽刺意味浓重!

隐于山海
2025-04-21 12:01:20
痘痘反复折磨?异维 A 酸软胶囊真能根治吗

痘痘反复折磨?异维 A 酸软胶囊真能根治吗

益药健康
2025-04-17 09:23:09
车祸现场曝光,知情人曝逆行原因,救人者眼睁睁看着两人被烧死

车祸现场曝光,知情人曝逆行原因,救人者眼睁睁看着两人被烧死

联友说娱
2025-04-21 11:49:03
还在放任痘痘发展?及时治疗才是止损关键

还在放任痘痘发展?及时治疗才是止损关键

益药健康
2025-04-18 13:15:23
银行问你取钱干什么?记住"万能话术",柜员立马闭嘴乖乖办业务!

银行问你取钱干什么?记住"万能话术",柜员立马闭嘴乖乖办业务!

一个小孩
2025-04-21 10:09:50
硬气!中方退货波音飞机,国产C919连夜赶工,美万亿订单恐成泡影

硬气!中方退货波音飞机,国产C919连夜赶工,美万亿订单恐成泡影

派大星纪录片
2025-04-21 14:20:39
马上就到!上海人注意!今天下班抓紧回家

马上就到!上海人注意!今天下班抓紧回家

鲁中晨报
2025-04-21 17:56:05
“交警持棍击打路过电动车”事件处理结果终披露:相关责任人已被免职,党纪、政纪处分、辞退

“交警持棍击打路过电动车”事件处理结果终披露:相关责任人已被免职,党纪、政纪处分、辞退

大风新闻
2025-04-21 13:49:03
第二架波音今晨返美!航司接到死命令,订单全叫停,波音再遭退货

第二架波音今晨返美!航司接到死命令,订单全叫停,波音再遭退货

阿策聊实事
2025-04-21 14:36:21
27亿订单告吹!泰国毁约中国潜艇订单,美媒嘲讽:造一半砸手里了

27亿订单告吹!泰国毁约中国潜艇订单,美媒嘲讽:造一半砸手里了

火星方阵
2025-04-21 12:20:20
杀人诛心!中国小伙TikTok喊话:美国人需要革命,中国不是敌人!

杀人诛心!中国小伙TikTok喊话:美国人需要革命,中国不是敌人!

二向箔
2025-04-21 15:47:13
36岁李诞在上海,一个人外出逛街,打扮土气老成,好像退休的大爷

36岁李诞在上海,一个人外出逛街,打扮土气老成,好像退休的大爷

西瓜爱娱娱
2025-04-21 10:07:53
大爷辱骂邻座农民工,事后被抓自曝身份,《北京日报》发声说得对

大爷辱骂邻座农民工,事后被抓自曝身份,《北京日报》发声说得对

辣条小剧场
2025-04-21 02:22:57
刘强东,越来越危险了!

刘强东,越来越危险了!

末名先生
2025-04-21 13:59:06
中微半导体董事长尹志尧放弃美国籍,恢复中国籍

中微半导体董事长尹志尧放弃美国籍,恢复中国籍

鲁中晨报
2025-04-21 17:04:17
2025-04-21 18:39:00

头条要闻

乘客因衣服脏在地铁上遭辱骂 家属:感谢发声的大家

头条要闻

乘客因衣服脏在地铁上遭辱骂 家属:感谢发声的大家

财经要闻

特朗普还没炒掉鲍威尔 就把美元吓崩了

体育要闻

不爱踢球的巴西人,成了乒乓球世界冠军

娱乐要闻

网曝鹿晗关晓彤分手细节 或与结婚有关

科技要闻

宁德时代双发:新锂电充电5分钟跑520公里

汽车要闻

与众06 新的命名方式意味着新的产品序列即将到来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亲子
家居
公开课

教育要闻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很难感恩父母?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宝宝跟妈妈互动比心,动作软萌又认真

家居要闻

黑白纹理 简约低调空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