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9 16:24:30 来源: 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

辽宁省
举报
"当时就像有块大石头压在心里,现在终于能和小刚好好玩耍了。"在彰武县某小学法治教育课上,10岁的小航(化名)鼓起勇气说出心里话。近日,一场校园调解让这所小学的师生们见证了法治力量如何呵护童真、守护成长。
在五个月前的体育课上,小航与小刚(化名)嬉戏时不慎致其手臂骨折,面对两万余元医疗费用的争议,两个家庭从亲密同窗变成"对簿公堂"。正当矛盾即将升级时,彰武县人民法院东六法庭的"法治副校长"赵斌带着司法温情走进了校园。"化解矛盾不是终点,让孩子们懂得责任与担当才是关键。"身为人父和从事审判工作多年的赵斌深谙教育之道。他创新采用"情景还原+角色代入"调解法,既在会议室摆开"法治小课堂",又在教室设"安全实践课"。通过调取监控录像逐帧分析、邀请同学模拟当时场景,帮助孩子们直观理解"过激行为"与"适度嬉戏"的边界。当在调解现场的小航红着眼眶说出"对不起"时,小刚父亲立即起身回应:"孩子成长哪能没个磕碰?"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赔偿金额较诉请也下降了很多,这令人动容的一幕让两个家庭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更令人欣慰的是,经历此事后,小航主动督促同学们在课间玩耍时要注意安全,小刚则成了班里的"法治宣传员"。东六法庭的这场"调解即教育"的实践,是彰武县法院深化"育红工程"的创新探索。该院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未成年人保护,建立"法治副校长+心理教师+家长监督"三方联动机制,近年以来已开展多次校园巡回调解,多数纠纷实现"快速调解、当场履行"。 "我们不只是化解个案,更想种下法治的种子。"彰武县法院院长田野表示,该院正大力推进育红工程探索工作,通过"案例故事化、法条场景化"等多种方式,让生硬的法条变成孩子们看得懂、记得住的生活道理。如今在彰武各中小学,法治主题班会、模拟小法庭等特色活动渐成常态,法治教育真正从"文件里"走进了"课堂上""生活中"。

本文来源: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姜俊伊_lnfx2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