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17:22:31 来源: 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

辽宁省
举报
良好的社会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直接影响一座城市的温度。
阜新市细河区综治中心从“多处跑腿”到“一站通办”,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用朴素的情感、务实的做法,全心全意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将服务温度传递到社会各领域。
自2022年12月运行以来,细河区综治中心通过机制创新、科技赋能、多元共治,构建了“前端预防——中端调解——末端处置”全周期治理链条,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685件,群众诉求办结率超99%。

走进细河区综治中心科创大厦,5725平方米的现代化办公区内,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信访接待四大职能窗口井然有序,区委社会工作部、信访局、司法局等12家常驻单位与轮驻部门协同联动,形成“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闭环。 “矛盾不上交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打造“前端预防——中端调解——末端处置”全周期治理模式。“前端”依托网格化体系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中端”通过诉前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末端”以速裁法庭和执法力量兜底处置。数据显示,中心运行以来,诉前调解案件4615件,成功率79.7%;速裁法庭结案率接近100%,2685件基层矛盾实现源头化解。 市民李先生因网购家具质量问题陷入维权困境,调解员朱有明连续5天拨打电话20余次,最终促使商家同意更换产品并承担运费。“从投诉到解决不到一周,调解员设身处地的沟通让我感受到了公平正义。”李先生感慨道。此类案件的背后,正是该综治中心对消费维权、物业纠纷等民生热点问题的精准研判与快速响应。 “过去跑多个部门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通过一个平台就能闭环办理。”在综治中心一楼指挥调度大厅,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阜政通”“12345”等平台的民生诉求数据。这里整合了视频监控联网、大数据分析系统,可对群众诉求进行智能分拣、风险预警和效果追踪。 2023年以来,“阜政通”平台受理诉求19469件,办结率99.8%,满意率超90%;“12345”热线受理诉求28563件,办结率100%,满意率达到96.4%。高效运转的背后,是跨部门协作机制的强力支撑。针对供暖纠纷、农民工欠薪等群体性诉求,中心建立“接访——调解——诉讼——执行”闭环机制,已解决6149名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阳光社区一起物业纠纷的成功化解便是得益于该机制。业主因供暖不达标拒缴物业费,社区书记王刚与法官于娟娟通过联动调解,实现了纠纷的实质性化解。“法官现场释法,物业态度转变,这样的调解让人信服!”业主王先生表示。这种“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模式,让90%以上的矛盾纠纷在诉讼前端得以化解。 在细河区综治中心,“共建共治共享”是贯穿治理全过程的行动指南。中心不仅汇聚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业组织、社会力量,还设立了“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特色调解室等20余个功能单元,形成了“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法律援助”的协同治理体系。 针对农民工讨薪等涉众型难题,中心开辟绿色通道,实行“调解优先、速裁兜底”。某停产企业拖欠16名农民工工资案件进入中心后,调解员联合法官48小时内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避免矛盾升级。“没想到不用打官司就能拿回血汗钱!”农民工代表握着调解员的手连连致谢。 细河区综治中心内悬挂着一面又一面鲜红的锦旗,这些锦旗背后不但是一个又一个暖心的故事,更是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的生动实践。如今,细河区综治中心正在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书写着共建共治共享的优质民生答卷。

本文来源: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姜俊伊_lnfx2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