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乡镇北甸子村是辽宁省防沙治沙第一线,是“治沙书记”董福财的家乡,获得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北甸子村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硬任务,以全市开展的农村环境长效机制建立和“门前三包”制度落实为抓手,以党建引领高效推动落实,弘扬传承彰武治沙精神,编织生态绿色发展梦想,以“四三三”模式强力推进人居环境集中攻坚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集中整治,以“四治举措”全面发力攻坚
“环境美化了,我们住着也舒服,最大的受益者正是我们自己。”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白晓华说。在集中整治过程中,以“四治举措”发力攻坚,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坚持以治“脏”为先导。通过采取“填埋一部分、焚烧一部分、清运一部分”办法,大力推行“个人收集、村转运、镇统筹处理”一体化环卫处理模式。添置分类垃圾桶110个,维修垃圾点6处,清理垃圾400余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坚持以治“乱”为抓手。重拳整治村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动员干部群众450余人次,18名党员冲锋在前,35名志愿者主动加入,清理乱堆乱放15处,移除柴草垛3处,各种乱象得到有效整治。
坚持以治“破”为突破。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多方筹措资金,对村民建新不拆旧,村内残墙断壁、闲置危房、坑洼路面得到全面治理和修缮。新修围墙1000余米,粉刷墙立面10000平,修整路面9.6公里,拆除废旧房屋、圈舍2处。
坚持以治“差”为动力。统一规划建设院落围墙,新增景观小品1处,更换展板8块,新设置路标16处,新做6个实践站点标识牌,新修连心渠450延长米,做到既整齐美观又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实现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整体的提档升级。
重点攻坚,以“三项行动”推动提质增效
北甸子村畜牧养殖业规模较大,全村养殖户140余户,约5000头,占常住户数的56%,每年产出粪污多达4万吨。大力开展“三项”行动,推进环境整治提质增效。
开展粪污清底行动,不断优化人居环境。镇村组干部实行“捆绑式”包保制度,组成12个工作组,在县委组织部领导亲自带领下,对全村140余户养殖户养殖户进行全覆盖摸排,全面掌握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通过逐户做群众思想工作,让养殖户充分认识到开展粪污清底的意义所在,赢得了养殖户的充分认可和广泛支持。及时清理路边、村边、屯边的粪便、污垢,每年清理清运粪便、污垢300余吨,实现对因养殖业发展造成的环境破坏的有效治理。
开展圈舍封窗行动,推动“经济+生态”双赢。通过镇村干部和工作组耐心细致的做养殖户工作,对全村临道圈舍的窗户进行统一封窗,一共封闭70余个出粪窗口,促使养殖户做到日产日清,达到了各屯没有积存粪污,实现了粪污源头治理,有效提升了整体人居环境。所产生的粪便和污垢全部清运到自家“一分田”,经过堆积发酵后形成有机肥,用于改良沙化土地10000亩,增加有机质团粒结构,提升地力条件,带动产业多元发展。剩余粪污,经过设备处理,可生产约1500吨蜂窝煤和2400吨有机肥,探索形成了“变粪为肥,变粪为煤”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也实现了所有的粪污无害化处理和利用。
开展阵地占领行动,杜绝粪污随意堆放。以街边空地为重点,先后栽植美化绿化、经济林果5000余棵,硬化院墙到路边空地2000余平米,打造了村屯“绿色走廊”,消灭了街边粪污堆放空间,实现了畜禽粪污的闭环管理,有效防范了粪污偷排、漏排、直排现象的发生,自觉维护养殖圈舍周边和村庄道路的环境卫生。并将粪污随意堆放纳入村规民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建章立制,以“三个注重”助力常治长效
“我是村里‘文明新风监督员’,村民参与制定《争创全市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实施方案》,家家户户门前“三包”,还有“四长一员”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北甸子村村民王辉说。北甸子村以“三注重”为抓手,精准发力,持续推动综合环境提升。
注重工作重点。将粪污清底行动、休闲区域环境提升、道路交通提升、垃圾分类点建设等工作作为监督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明确监督内容,扎实开展监督工作。
注重监督效果。在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前以开展专题调研、听取情况介绍等方式多角度、多层次掌握存在的问题,确保监督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注重工作实效。强化问题整改“回头看”,实行跟踪监督反馈,确保存在问题得到有效落实,切实推动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有实效。
2023年以来,北甸子村共评选出“党员示范户”3个、“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文明养殖户”24个,树立了创先争优的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