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树牢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常谋民生之利,勤解民生之忧,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情灌溉民生幸福繁花在阜新大地绽放。
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2024年,我市继续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以“百姓呼声”为方向,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为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立下“军令状”。一诺千金,有诺必践。区区一度春夏秋冬,在市委、市政府统筹引领下,在市人大监督助推下,我市各有关部门聚合力、抢工期、保质量,让老旧小区换新颜,让农村公路展新貌,让街区环境绘新卷,将阜新人的一个个梦想变成了现实,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成色十足的亮眼答卷。
一座城市的最大魅力,不在于高厦摩天,而在于民生安乐。聚焦民生,夯实人民幸福之基,筑牢社会和谐之本,今日阜新是一座更有魅力的幸福城市!
1.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是备受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2024年,我市加大力度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总计改造彰武县、细河区25片老旧小区、88栋楼。项目的实施,以“微更新”显现“大成效”,进一步提高了相关老旧小区居民居住条件,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颜值,有力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让广大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项目完工,标志着我市2000年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2.实施农村供水维修养护工程项目
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的民生工程,对于推进乡村振兴、保障我市农村饮水安全有着重要意义。2024年,市水利局紧密围绕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深入结合农村供水实际状况以及存在的短板弱项,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制订了2024年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计划,全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638万元,确定了90处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任务,涵盖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县、清河门区,涉及8.6万人,开展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及配套设施修缮、供水设备及配件更换等,改善工程供水条件,提高工程供水质量。
3.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项目
要想富,先修路;想快富,修好路。2024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改造里程总计达到200公里,其中维修改造165公里,新改建35公里。项目建设标准均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路面宽度为5至7米。项目于2024年10月全面完工通车后,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居民出行条件,提高了农产品物流效率,全面提升乡村生活品质,不仅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4.实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适儿化改造项目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2024年,我市实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适儿化改造项目,对人民公园、三一八公园2个公园,东苑游园、西颐园、海州街游园、市北游园、利民园共5个街区实施适儿化改造,新建儿童球类运动场、儿童休闲活动区、儿童游乐运动设施、儿童环形健走步道、儿童友好标牌系统及外网配套设施等适儿化服务设施,把“儿童友好”从概念变成落地落实的设施和服务,让孩子们可感知、可享受,进一步推动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走深走实,为阜新儿童的美好未来撑起了一片更加广阔的蓝天,让城市因儿童而更加美好,让儿童因城市而更加幸福。
5.推进智慧体育进校园项目
健康是“1”,其他为“0”。我市把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融入发展教育事业的全过程、各方面,2024年深入实施智慧体育进校园项目,共选定12所学校,通过试点建设互动大屏、体质测试机、户外体测墙等智慧体育设施设备,成功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发展新格局。该项目的实施,通过实时呈现学生运动数据,有效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运动兴趣,实现了让体育运动更科学、让体育教学更智慧、让学生体质更健康的目标。
6.帮扶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项目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2024年,市人社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持续打造“假日招聘”品牌、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技能夜校”培训等模式,助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全年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238场,其中,市级线上线下招聘会144场,各县区招聘会52场,招聘会进校园及各类场外活动42场。全年累计帮扶6996名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完成3500名目标任务的199%,发放各项补贴851万元,零就业家庭持续保持动态清零,保障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7.对东新大街区域环境进行提升改造项目
位于中心城区东部、由北向南贯穿的东新大街,是我市中心城区的一条人车流动“主动脉”。2024年,立足于补齐区域短板、增强城市韧性,我市决定整体提升东新大街区域环境,高效完成新建东新大街(八一路——中华路段)雨水暗渠1520米、东新大街(中华路——东新大街雨水泵站段)顶管工程及雨水管线458米、排水能力达1.9万立方米/小时一体化雨水强排泵站等建设任务,并于完工后对大街机动车道进行洗刨、辅路新建。项目完工后,有效增强了东新大街排水防涝能力,全面补齐了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彻底改善了东新大街区域整体环境,直接造福东城天下、北方花园、金色家园等小区1.1万户居民。
8.解放广场地下通道增设便民通行设施项目
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安全、舒适、幸福,是城市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切实方便市民通行,有效保障交通安全,2024年,我市在此前已建成投用的解放广场地下通道增设便民通行设施,具体为在该通道南北两侧出入口分别增设2部自动扶梯,并对地下通道已损坏的水泵及管路、部分电器、防水结构等设施进行相应维修。近日,该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后,在位于中心城区的解放广场,广大市民步行穿越市区东西向交通主干道更加便捷、更加安全,实现了来来往往乘电梯、上上下下成享受。这一项目,不仅为市民带来出行安全感,也为城市添加美丽风景线。
9.提供社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服务项目
家庭适老化改造能够切实提升特殊困难老年人生活品质,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2024年,我市市、县、乡、村4级民政部门合力推进,确保这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通过家庭适老化改造老年人的卧室,配置失能护理床、防褥疮坐垫,生活空间加装扶手,配备沐浴椅、浴室防滑地垫、马桶助力架、轮椅、四角拐杖等,努力撬动“大幸福”。全年共完成1040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切实提高了居家养老服务品质,让老年人在家中乐享安全、舒适、便捷的银龄生活。
10.改扩建市心理健康科学普及体验馆项目
2023年10月,市心理健康科学普及体验馆揭牌,成为东北三省首个心理健康体验机构。2024年,改扩建后的体验馆集心理科普、心理测评、心理团辅、心理体验及心理服务于一体,增加了以艺术疗愈、心理训练营、沉浸式体验、心灵驿站等为主要内容的心理体验区,同时开放了以心理诊疗为主的服务区,引进了情绪疏导仪、压力分析仪、认知行为治疗仪等专业化心理治疗仪器,提供针对性、多样性的诊疗服务。体验馆还通过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培训、电影赏析、读书会、互动体验等多样化活动,帮助市民全面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助推阜新市精神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