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3 16:42:26 来源: 阜新县宣传

辽宁
举报
一进入腊月,东北大地银装素裹,市场上东北的传统美食——粘豆包就格外受欢迎。粘豆包,这种源于满洲的特色食品,承载着东北人深厚的情感与记忆。满洲人历来喜欢黏性的食品,以适应寒冷天气下的长时间户外活动。如今,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每到寒冬时节,东北农村就沉浸在泡米、制馅、包粘豆包的忙碌与喜悦之中,构成冬日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蒸粘豆包,年的味道也愈发浓郁了。

每到入冬后,巴扎兰水库农家乐的经营者王海川都忙着蒸粘豆包。这既是她入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对一年辛勤付出的美好总结。粘豆包的制作,不仅仅是一种食物的加工过程,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它考验着制作者的技艺与耐心。制作粘豆包第一步是淘米,这是蒸好粘豆包的关键环节。王海川用清水浸泡大黄米,细心淘去沙子和杂质,经过多次反复淘洗,确保大黄米的纯净。淘洗完毕后,控干水分,将其磨成细腻的面粉。接着,再按比例加入少量玉米面,用开水和面,将其装入泥盆或小缸,放在温暖火炕炕头发酵24小时,让面团充分膨胀。第二步是制馅。王海川将精选的红芸豆、红小豆、豇豆煮熟备用,要用柴火慢蒸,这一步骤大概需要3个小时。蒸熟的豆子不仅口感细腻,更寓意着“红红火火”,为过年增添喜庆气氛。第三步是包制。王海川将发酵好的黄米面团揉匀,取适量面团包裹煮熟的豆子馅料,团成圆润的豆包状,寓意“团圆”。随后,她在豆包外包裹上苏子叶,放入锅中蒸制五十分钟。蒸好的粘豆包金黄灿烂、圆润饱满、黏稠香甜,金黄的黄米面与红色豆子的搭配,形成了完美的味觉与视觉享受。在东北地区,粘豆包吃法多样。可蘸白糖、猪油食用,品味香甜粘糯,也可拍成小圆饼用油煎制,享受其香酥口感。人们通常会一次性蒸一大锅粘豆包,吃不完的可以直接冷冻保存。东北地区的冬季户外,就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冰箱,让粘豆包的保存变得简单而方便,随时加热即可恢复筋道可口的口感。 小豆包承载着大情感,那是家乡的味道,更是年的象征。为了让更多人能品尝到这份家乡的味道,王海川积极发动周围村民加入包粘豆包的行列。她们采用地道、古老、传统的技术,让纯正的东北粘豆包走进千家万户。粘豆包也是蒙古族人最喜爱的食品之一。冬天,大家围坐在桌旁,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品尝黏豆包,吃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浓郁的亲情。2017年1月,蒙古勒津“粘豆包”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巴扎兰水库农家乐王海川所:“从小,一到冬天家里就包粘豆包,现在长大后经营农家乐,在店里给大家包粘豆包吃,好多客人都说吃我家粘豆包就有小时候的味道,特别纯正。我感受到大家的需要,就招呼附近的村民一起包粘豆包,给需要订货的城里朋友,让他们吃到纯正的粘豆包。现在有好多年轻人不会包粘豆包了,出门在外也吃不到家乡纯正的粘豆包了,我多包一些让大家都吃到家乡味道。我现在也在积极申请蒙古勒津粘豆包非遗传承人,希望把这项手艺传承下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蒙古勒津“粘豆包”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坚守。让我们共同期待,蒙古勒津“粘豆包”能够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传递着东北人民的热情与质朴,连接着每一个游子的心。

本文来源:阜新县宣传
责任编辑:
王仟慧_LN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