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档案里的阜新 城市记忆守护者

0
分享至

档案是城市发展的记忆,城市因档案留存了珍贵的记录。

10月11日重阳节,阜新市档案馆退休干部代表齐聚一堂,在单位新址回忆档案里的阜新。那里收藏着阜新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始数据,保存着40余万卷档案,1.9万册资料。而这一排排档案里,每一卷文字、每一张图片、每一段影像,都有一代又一代的档案工作者,见证着城市的变迁,守护着城市的记忆。他们为党管档,为国留史,为民服务,立志把城市记忆留存好、保护好、利用好。

为党管档蕴藏初心使命

追溯阜新市档案的历史,要从1959年2月6日开始。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精神,阜新市委决定成立阜新市档案管理处并筹建阜新市档案馆。原档案管理处主要负责统一指导全市党政档案工作。1963年2月,市档案馆正式成立,为地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编制4名。

“市档案馆一点一滴的变化,都离不开老同志接力打下的坚实基础和长期以来的关心关注、鼎力支持,我们都是新兵。欢迎大家离岗不离‘档’,常回家看看,继续为档案馆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10月11日重阳节,11位退休干部代表齐聚单位新址。在市档案馆副馆长张丹欢迎致辞后,大家一起座谈关于阜新市档案的城市记忆,在回忆中找寻自己工作的影子。

在市档案馆副馆长张明奇整理的市档案馆资料中显示,1965年6月下旬,在原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公社旧喇嘛庙,动工修缮档案战备后库。同年8月20日,市档案馆把存放在原阜新矿务局保卫处(临时馆库)的重点档案1169卷移到档案战备后库。后来,市档案机构一度处于瘫痪状态。档案存放过机关办公楼、军分区,也曾移到企业的地下室。直到1981年到1994年,市档案馆经过三期扩建工程,达到面积1415平方米,扩建部分为二层封闭的档案密集架库房,档案保管条件得到改善。

“我是1992年到市档案馆的,经历过1997年市档案馆计算机联网。”退休干部郭艳是原市档案馆馆长,她称做了一辈子档案工作,为党和国家管理着历史记忆,利国利民,自豪欣慰,这是一份崇高的工作。那些年编辑整理的阜新名人档案,举办的城市建设图片展,都是一个时代的高光。

“从1986年的8000卷馆藏,到如今的40余万卷档案。从老馆房的险房,到2022年市委主要领导对市档案馆馆房建设工作提出要求,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同意将市档案馆搬迁至位于海州区经纬路12号总面积8677平方米的新址,今年又将市政务服务中心第五层调剂给市档案馆使用,使档案馆馆房建筑总面积达到11086.53平方米,库房面积增加到2938.14平方米,达到了国标市级一类馆建筑面积标准。现在看到市档案馆这么好,我感慨良多。”回忆往昔,退休干部杨宝祥说,市档案馆征集的阜新地区古建筑与地域文化档案,填补了阜新市档案的空白。经历过人工著录卡片,计算机联网,机构改革,如今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正在逐步推进,期待公共档案馆应该有更丰富馆藏。

“我们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职责使命,找准为振兴发展服务的切入点、着力点、结合点,以‘求新求变、聚力发展’的思路来把握发展大势、谋划重点工作、推动任务落实,形成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张丹说。

为国留史共同的坚守与传承

档案是传承过去、记录现在和联系未来的桥梁。以档资政,以史鉴今,继往开来,档案工作者代代相传,档案工作也在推陈出新。

“我记得当时我们负责档案接收工作,共同验收档案指导检查。大家骑着自行车天天往外跑,一个人负责30多家单位的档案。”退休干部钱明回忆,印象深刻的是,2004年自己和同事一起抢救一家破产企业档案。“眼看着一些档案就要推到炉子里烧掉,我们及时给职工普及《档案法》,告诉他们擅自损毁档案的危害,最终抢救出4800余卷档案,后来也促使另一家破产企业主动整理上交档案。”钱明说,后来这些档案对退休职工的工龄计算,特别是特殊工种退休职工的认定,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 现在我们市档案馆里,有社会征集的档案,存留着行政机关档案,还有珍贵的红色记忆档案,名人录等。”张丹说,珍贵档案文献的保护、整理、开发,提高市民的档案意识,对促进我市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原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档案馆曾荣获全国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市档案馆征集事务部部长吴丹的父亲也曾在该档案部门担任要职。他常常告诉吴丹,档案是历史的见证,是城市的灵魂,每一份档案都承载着无数人的故事和情感。正是对档案的热爱与尊重,让她追随着父亲的足迹坚守与传承档案工作。在市档案馆的馆址搬迁过程中,她和同事们亲身经历了在短短一个月内将近16万卷(件)档案的清点、核对、打捆、搬运、整理与上架等工作,并且做到无破损、无遗漏、无丢失、无泄密。

“作为职能部室负责人,我协助馆班子抓好人才干部队伍建设。今年,市档案馆已择优选择6人充实干部队伍,明年还将招录新人。”吴丹说,期待更多新人为阜新档案的明天贡献光与热。

为民服务贡献档案新力量

档案虽是小窗口,却能服务大民生。新时代新征程,用好档案资源,要善于利用档案服务国计民生。

“直至今日,我都特别感谢市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细致耐心,让我只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把困扰我和家人十多年的难题解决了。”时隔一年,企业退休职工金冶再次来到市档案馆,参与重阳节座谈活动,提到了自己办理退休手续查档案的事。

“从2007年开始,我找过多个单位。但是我工作的原单位档案找不到了,管理人员都查不到我个人的就职信息。”金冶说,因为工作单位调转和灵活就业,他临近退休却找不到个人原始资料,影响他的退休工资发放。多方查找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来到市档案馆查找档案,并在工作人员耐心沟通与指导下,最终集齐了手续材料。金冶怀着激动心情把“服务热情周到,工作快捷高效”的锦旗送到了市档案馆,同时在自媒体发布视频,分享自己的经历。“现在我每月正常领退休金,有需要查档案的人可以来市档案试一试。”目前,这条自媒体视频浏览量已经达到10.8万,很多市民“慕名而来”,解决了模糊不清的工龄问题。

“我曾处理过一对下乡青年夫妻的档案问题。他们一起下乡、回城、结婚和生子,却缺失了一个人的资料,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后来查找档案才找到‘身份’。”退休干部沙晓红说,“类似这样的档案为民服务的事例很多,很荣幸我们所负责的档案工作,起到了维护个人利益,稳定社会的作用。”

档案史料翔实,图片直观,影像鲜活。民生档案做活了,可以让数据多跑路,用者多受益。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好,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信息服务需要,是新时代档案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2022年以来,市档案馆新接收了32家单位的档案;向社会征集及接受社会捐赠图书资料共172册,声像档案6件,实物档案4件;加强了对“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等重点领域档案,特别是特色珍贵档案收集工作,丰富了现有馆藏,档案新力量正不断注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宁毁10亿,不给印度摸一下,王牌战机变钉子户,英国肠子都悔青了

宁毁10亿,不给印度摸一下,王牌战机变钉子户,英国肠子都悔青了

伴史缘
2025-06-28 10:57:22
女子380万买领导二手房,入住后墙壁发现2瓶汉帝茅台,鉴定后懵了

女子380万买领导二手房,入住后墙壁发现2瓶汉帝茅台,鉴定后懵了

嘉琪Feel
2025-06-24 23:07:01
“国产英伟达”,终于被这个男人熬出来了

“国产英伟达”,终于被这个男人熬出来了

金错刀
2025-07-01 14:43:36
6230万加盟勇士,球队却面临绝境,库里如何解救?

6230万加盟勇士,球队却面临绝境,库里如何解救?

小鹿跳跳
2025-07-02 10:37:18
夫妻生活完事后,女性别让"擦一下"毁了你的健康!

夫妻生活完事后,女性别让"擦一下"毁了你的健康!

伊人河畔
2025-07-02 10:45:48
美军司令:如果不能阻止中国收台,美国及盟友应首先摧毁中国舰队

美军司令:如果不能阻止中国收台,美国及盟友应首先摧毁中国舰队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07-02 05:38:16
小S二女儿承认画作参考了Labubu,网友:别把抄袭说的那么好听

小S二女儿承认画作参考了Labubu,网友:别把抄袭说的那么好听

小咪侃娱圈
2025-07-02 10:12:29
因太漂亮被导演收入囊中的4位女星!有一位戏还没拍完就怀孕了!

因太漂亮被导演收入囊中的4位女星!有一位戏还没拍完就怀孕了!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06-23 17:41:56
佩通坦有个姐姐叫萍通塔,是他信家族“财神爷”,和妹妹都是美女

佩通坦有个姐姐叫萍通塔,是他信家族“财神爷”,和妹妹都是美女

深析古今
2025-07-01 23:51:50
“零电费”空调来了!董明珠这次又颠覆企业:不用交电费的黑科技

“零电费”空调来了!董明珠这次又颠覆企业:不用交电费的黑科技

阿伧说事
2025-06-30 14:37:06
75岁老艺术家何庆魁,被亲儿子捅刀:他嫖不动了,每月1万够花

75岁老艺术家何庆魁,被亲儿子捅刀:他嫖不动了,每月1万够花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6-30 23:04:25
解码女性语言:"我去洗澡了"背后的情感密码

解码女性语言:"我去洗澡了"背后的情感密码

伊人河畔
2025-07-02 10:48:58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福耀科技大学招到了第一名学生,合影流出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福耀科技大学招到了第一名学生,合影流出

易会科普
2025-06-30 21:27:19
郑钦文成为历史上第二位连续三年温网一轮游的女种子选手

郑钦文成为历史上第二位连续三年温网一轮游的女种子选手

直播吧
2025-07-01 22:56:07
掘金与篮网完成交易,火箭用两人换来内线补强!

掘金与篮网完成交易,火箭用两人换来内线补强!

豫见福哥
2025-07-02 10:53:39
奥运冠军、国家羽毛球队原队长蔡赟拟任上海体育大学教练员学院副院长

奥运冠军、国家羽毛球队原队长蔡赟拟任上海体育大学教练员学院副院长

澎湃新闻
2025-07-01 14:08:33
王文澜现状:走路要拐杖支撑,为儿子治病掏空家底,与倪萍没联系

王文澜现状:走路要拐杖支撑,为儿子治病掏空家底,与倪萍没联系

睿鉴历史
2025-06-28 18:45:08
越南终于栽了!南北高铁失王牌,冷落已没救啦!

越南终于栽了!南北高铁失王牌,冷落已没救啦!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7-01 07:25:46
保时捷女销冠又成半年度销冠,说她“靠脸卖车”人可以闭嘴了!

保时捷女销冠又成半年度销冠,说她“靠脸卖车”人可以闭嘴了!

极目新闻
2025-07-02 11:05:41
卸任两月,绿城前董事长想去加拿大,在机场被“劝返”

卸任两月,绿城前董事长想去加拿大,在机场被“劝返”

温读史
2025-06-30 16:44:19
2025-07-02 11:44:49

头条要闻

媒体:大陆通缉的效果来了 台当局保护"资通电军"嫌犯

头条要闻

媒体:大陆通缉的效果来了 台当局保护"资通电军"嫌犯

财经要闻

浙江中涌连环案:诈骗集团狡兔三窟

体育要闻

郑钦文1-2西尼亚科娃 连续三年温网一轮游

娱乐要闻

陈赫回应“鹿晗患病”,原因惹人怀疑

科技要闻

卷不动大模型,李志飞只好去做硬件

汽车要闻

比亚迪半年卖了214万辆,海外板块成为最大亮点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vivo TWS Air3 Pro正式开售 52小时续航+50dB深度降噪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亭台觅知音!百年戏楼藏了多少西厢绝唱?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涉伊核机密情报再泄露 白宫急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