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档案里的阜新 城市记忆守护者

0
分享至

档案是城市发展的记忆,城市因档案留存了珍贵的记录。

10月11日重阳节,阜新市档案馆退休干部代表齐聚一堂,在单位新址回忆档案里的阜新。那里收藏着阜新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始数据,保存着40余万卷档案,1.9万册资料。而这一排排档案里,每一卷文字、每一张图片、每一段影像,都有一代又一代的档案工作者,见证着城市的变迁,守护着城市的记忆。他们为党管档,为国留史,为民服务,立志把城市记忆留存好、保护好、利用好。

为党管档蕴藏初心使命

追溯阜新市档案的历史,要从1959年2月6日开始。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精神,阜新市委决定成立阜新市档案管理处并筹建阜新市档案馆。原档案管理处主要负责统一指导全市党政档案工作。1963年2月,市档案馆正式成立,为地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编制4名。

“市档案馆一点一滴的变化,都离不开老同志接力打下的坚实基础和长期以来的关心关注、鼎力支持,我们都是新兵。欢迎大家离岗不离‘档’,常回家看看,继续为档案馆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10月11日重阳节,11位退休干部代表齐聚单位新址。在市档案馆副馆长张丹欢迎致辞后,大家一起座谈关于阜新市档案的城市记忆,在回忆中找寻自己工作的影子。

在市档案馆副馆长张明奇整理的市档案馆资料中显示,1965年6月下旬,在原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公社旧喇嘛庙,动工修缮档案战备后库。同年8月20日,市档案馆把存放在原阜新矿务局保卫处(临时馆库)的重点档案1169卷移到档案战备后库。后来,市档案机构一度处于瘫痪状态。档案存放过机关办公楼、军分区,也曾移到企业的地下室。直到1981年到1994年,市档案馆经过三期扩建工程,达到面积1415平方米,扩建部分为二层封闭的档案密集架库房,档案保管条件得到改善。

“我是1992年到市档案馆的,经历过1997年市档案馆计算机联网。”退休干部郭艳是原市档案馆馆长,她称做了一辈子档案工作,为党和国家管理着历史记忆,利国利民,自豪欣慰,这是一份崇高的工作。那些年编辑整理的阜新名人档案,举办的城市建设图片展,都是一个时代的高光。

“从1986年的8000卷馆藏,到如今的40余万卷档案。从老馆房的险房,到2022年市委主要领导对市档案馆馆房建设工作提出要求,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同意将市档案馆搬迁至位于海州区经纬路12号总面积8677平方米的新址,今年又将市政务服务中心第五层调剂给市档案馆使用,使档案馆馆房建筑总面积达到11086.53平方米,库房面积增加到2938.14平方米,达到了国标市级一类馆建筑面积标准。现在看到市档案馆这么好,我感慨良多。”回忆往昔,退休干部杨宝祥说,市档案馆征集的阜新地区古建筑与地域文化档案,填补了阜新市档案的空白。经历过人工著录卡片,计算机联网,机构改革,如今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正在逐步推进,期待公共档案馆应该有更丰富馆藏。

“我们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职责使命,找准为振兴发展服务的切入点、着力点、结合点,以‘求新求变、聚力发展’的思路来把握发展大势、谋划重点工作、推动任务落实,形成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张丹说。

为国留史共同的坚守与传承

档案是传承过去、记录现在和联系未来的桥梁。以档资政,以史鉴今,继往开来,档案工作者代代相传,档案工作也在推陈出新。

“我记得当时我们负责档案接收工作,共同验收档案指导检查。大家骑着自行车天天往外跑,一个人负责30多家单位的档案。”退休干部钱明回忆,印象深刻的是,2004年自己和同事一起抢救一家破产企业档案。“眼看着一些档案就要推到炉子里烧掉,我们及时给职工普及《档案法》,告诉他们擅自损毁档案的危害,最终抢救出4800余卷档案,后来也促使另一家破产企业主动整理上交档案。”钱明说,后来这些档案对退休职工的工龄计算,特别是特殊工种退休职工的认定,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 现在我们市档案馆里,有社会征集的档案,存留着行政机关档案,还有珍贵的红色记忆档案,名人录等。”张丹说,珍贵档案文献的保护、整理、开发,提高市民的档案意识,对促进我市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原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档案馆曾荣获全国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市档案馆征集事务部部长吴丹的父亲也曾在该档案部门担任要职。他常常告诉吴丹,档案是历史的见证,是城市的灵魂,每一份档案都承载着无数人的故事和情感。正是对档案的热爱与尊重,让她追随着父亲的足迹坚守与传承档案工作。在市档案馆的馆址搬迁过程中,她和同事们亲身经历了在短短一个月内将近16万卷(件)档案的清点、核对、打捆、搬运、整理与上架等工作,并且做到无破损、无遗漏、无丢失、无泄密。

“作为职能部室负责人,我协助馆班子抓好人才干部队伍建设。今年,市档案馆已择优选择6人充实干部队伍,明年还将招录新人。”吴丹说,期待更多新人为阜新档案的明天贡献光与热。

为民服务贡献档案新力量

档案虽是小窗口,却能服务大民生。新时代新征程,用好档案资源,要善于利用档案服务国计民生。

“直至今日,我都特别感谢市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细致耐心,让我只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把困扰我和家人十多年的难题解决了。”时隔一年,企业退休职工金冶再次来到市档案馆,参与重阳节座谈活动,提到了自己办理退休手续查档案的事。

“从2007年开始,我找过多个单位。但是我工作的原单位档案找不到了,管理人员都查不到我个人的就职信息。”金冶说,因为工作单位调转和灵活就业,他临近退休却找不到个人原始资料,影响他的退休工资发放。多方查找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来到市档案馆查找档案,并在工作人员耐心沟通与指导下,最终集齐了手续材料。金冶怀着激动心情把“服务热情周到,工作快捷高效”的锦旗送到了市档案馆,同时在自媒体发布视频,分享自己的经历。“现在我每月正常领退休金,有需要查档案的人可以来市档案试一试。”目前,这条自媒体视频浏览量已经达到10.8万,很多市民“慕名而来”,解决了模糊不清的工龄问题。

“我曾处理过一对下乡青年夫妻的档案问题。他们一起下乡、回城、结婚和生子,却缺失了一个人的资料,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后来查找档案才找到‘身份’。”退休干部沙晓红说,“类似这样的档案为民服务的事例很多,很荣幸我们所负责的档案工作,起到了维护个人利益,稳定社会的作用。”

档案史料翔实,图片直观,影像鲜活。民生档案做活了,可以让数据多跑路,用者多受益。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好,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信息服务需要,是新时代档案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2022年以来,市档案馆新接收了32家单位的档案;向社会征集及接受社会捐赠图书资料共172册,声像档案6件,实物档案4件;加强了对“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等重点领域档案,特别是特色珍贵档案收集工作,丰富了现有馆藏,档案新力量正不断注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民间故事:木匠修床,见寡妇睡过的床被异常滑腻,他撒盐逃过一劫

民间故事:木匠修床,见寡妇睡过的床被异常滑腻,他撒盐逃过一劫

我是斌哥哥
2023-12-11 21:19:09
局势逆转,抓捕尹锡悦的人又变了,战斗力翻倍,中美都相信韩国

局势逆转,抓捕尹锡悦的人又变了,战斗力翻倍,中美都相信韩国

听风听你
2025-01-12 14:07:44
外媒懵了!中国速度太恐怖了,30万件物资连夜就被一家民企解决了

外媒懵了!中国速度太恐怖了,30万件物资连夜就被一家民企解决了

星辰故事屋
2025-01-11 16:15:42
以更自信的姿态重返澳网,郑钦文开始享受“压力的特权”

以更自信的姿态重返澳网,郑钦文开始享受“压力的特权”

文汇报
2025-01-13 02:31:25
和陈梦、孙颖莎相比唯一的不足,王曼昱已经是得到了充分弥补

和陈梦、孙颖莎相比唯一的不足,王曼昱已经是得到了充分弥补

双曼说球
2024-12-12 09:23:59
赵今麦踩20厘米恨天高,这还能走路吗?摔一跤等于高空坠落了

赵今麦踩20厘米恨天高,这还能走路吗?摔一跤等于高空坠落了

南城无双
2025-01-12 00:06:19
妙瓦底完了!据说白应兰就藏此处,王星成压倒她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妙瓦底完了!据说白应兰就藏此处,王星成压倒她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美食阿鳕
2025-01-12 02:53:49
商务部部署提振消费等2025年八项重点工作

商务部部署提振消费等2025年八项重点工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1-12 21:20:49
一个残酷的现实,郑州的汽车产量,追上武汉了!

一个残酷的现实,郑州的汽车产量,追上武汉了!

小鹏财经
2025-01-11 11:46:19
大S要气晕!找人脉让卤蛋压轴出席高级酒会,却硬被他玩成夜店风

大S要气晕!找人脉让卤蛋压轴出席高级酒会,却硬被他玩成夜店风

祝晓塬
2025-01-12 00:05:23
十年隐婚梦碎,男友意外求婚闺蜜,情感纠葛如何解开

十年隐婚梦碎,男友意外求婚闺蜜,情感纠葛如何解开

书梦文化
2025-01-12 21:41:30
午休“趴睡”变“躺睡”,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全市中小学推广“舒心躺睡”

午休“趴睡”变“躺睡”,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全市中小学推广“舒心躺睡”

现代快报
2025-01-12 20:14:18
2024成本上亿,票房稀烂的十部大片:《小丑》第8,《红楼梦》第2

2024成本上亿,票房稀烂的十部大片:《小丑》第8,《红楼梦》第2

电影烂番茄
2025-01-11 11:32:14
事实证明,开演唱会2600万收入全捐出去的刀郎,已走上另一条大道

事实证明,开演唱会2600万收入全捐出去的刀郎,已走上另一条大道

林轻吟
2024-10-18 06:25:03
华裔女博士为留美国,被家暴也不愿离婚,结果惨遭丈夫杀害

华裔女博士为留美国,被家暴也不愿离婚,结果惨遭丈夫杀害

故事那点事
2025-01-11 22:04:19
A股:将加强监督!人民日报头版重磅发文,周一将会这样走?

A股:将加强监督!人民日报头版重磅发文,周一将会这样走?

云姐财说
2025-01-13 00:00:08
31岁女子相亲,死赖在小伙家不走了,网友:千万别碰,2月后再说

31岁女子相亲,死赖在小伙家不走了,网友:千万别碰,2月后再说

农村情感故事
2025-01-11 11:45:22
一枚导弹命中航母!64架舰载机被毁,造成298人伤亡母直接瘫痪!

一枚导弹命中航母!64架舰载机被毁,造成298人伤亡母直接瘫痪!

猫眼观史
2024-12-30 14:01:11
人老后要为后事作准备,必须“3留3不留”,避免死后留骂名

人老后要为后事作准备,必须“3留3不留”,避免死后留骂名

娱乐洞察点点
2025-01-12 19:33:57
口碑逆转!麦琳八月胎停被迫引产,躲在衣柜里哭,朋友曝光聊天

口碑逆转!麦琳八月胎停被迫引产,躲在衣柜里哭,朋友曝光聊天

喜欢农家生活的阿律
2025-01-12 21:03:52
2025-01-13 04:51:00

头条要闻

刘齐英被罢免广东省人大代表职务 曾任珠海香洲区区长

头条要闻

刘齐英被罢免广东省人大代表职务 曾任珠海香洲区区长

财经要闻

求救与自救,汽车经销商能否涅槃重生?

体育要闻

外媒:郑钦文14个代言年赚2.2亿

娱乐要闻

泰国导游怒怼王星:连累我们丢了饭碗

科技要闻

CES新能源车观察:国产车集体不见踪影?

汽车要闻

10万元级无图智驾 悦也PLUS全路况实测

态度原创

游戏
数码
房产
亲子
军事航空

这么好笑我等春节再笑,梦幻西游新春祥瑞居然可以化龙?

数码要闻

联想 2025 款 ThinkBook 14 酷睿版笔记本上架,4699 元起

房产要闻

政府工作报告曝光!三亚再迎重磅利好!

亲子要闻

爸爸在家里给宝宝打造乐园

军事要闻

北约向波兰大规模运军火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