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围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提能增效优环境、跃级晋位当排头“强县目标为带动,以“百十"奋斗目标为抓手,攻坚突破各项重点任务,巩固拓展法治建设成果,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记者就此采访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委书记刘彦鸿。
刘彦鸡表示,全县上下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之基。2023年以来,县委审议法治建设重要方案、研究解决法治建设重大问题16次。建立学法制度,制定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定期开展学法活动,提升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对法律的尊崇和敬畏转化成过硬法治理念和法治素养。广泛开展宣传,主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紧密结合,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论述、新要求,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履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强化法治思维、深化法治建设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坚持统筹兼顾、整体谋划、把握重点,做到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奖惩、同考核。规划五年蓝图,明确全县法治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法治建设目标清晰、措施可行、落实到位。制定《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工作方案》,统筹推进更高水平法治建设。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常态化述法工作机制。聚焦法治重点项目,确定年度法治建设重点项目,有效解决法治领域“急难愁盼”问题。完善法规体系,坚持“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先后制定15部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严格落实党委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和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扎实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牢国树立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有效提升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水平。
在强化执法监督、提升服务效能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把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用法治为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线。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建设,提升办事指南精准度。目前,31个部门1190个“6+1”类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9.7%。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企业权益保护,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按照“非禁即入”要求,对清单以外的行业和领域均向民营资本开放,不设置任何限制。关注和保障民生,组织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检查,集中解决执法司法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二涉”专项监督行动。开辟涉市场主体服务“专门窗口”和企业诉讼服务“绿色通道”,严格执行“首问负表制”“一次性告知"制度,为涉企当事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在强化法治惠民、彰显为民之本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注重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让法治建设成果惠及群众。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征集申报工作,确定“开展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专项行动”“全面提升营商环境诉求办理质效"等县级统筹推动的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10个,扎实办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法治实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广“张彪调解工作模式”。深入开展诉源访源治理工作,有效提升信访案件化解的效率效能。营造法治文化环境,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刘彦鸿表示,下一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推进法治建设不断提升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工作法治化水平,以高质量法治成效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