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蒙古贞大地,各种粮食作物竞相生长,玉米单产提升项目区的玉米苗更是长势喜人。
今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委、县政府立足全县玉米主产区,聚焦单产提升和绿色发展,通过实施单产提升工程,着力构建以稳定的农田供水系统和滴灌水肥精准施用系统为基础、以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模式为支撑的产量提升体系,促进水肥高效利用,推动种植业绿色发展,实现节水节肥与单产提升协同推进。同时,结合良法、良机、良制,全面推进沙化耕地治理,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在具体工作中,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玉米、大豆单产提升工程为核心驱动力,在17个乡镇的58个村落,实施总面积31.77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致力于提升土地的生产潜力和可持续性。同时,在26个乡镇的241个村落,推广9万亩的保护性耕作,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此外,在12个乡镇的26个村落,实施2000亩耕地轮作计划,促进作物多样性和土壤健康。在9个乡镇的18个村落,大力推广高强度地膜技术,覆盖面积达5200亩,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筑牢全县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石,为农民增产增收、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务欢池镇东村玉米单产提升项目区里,玉米苗长势良好,植株大约12厘米至20厘米。依托玉米单产提升工程,该村采用导航精量点播、宽窄行种植方式等良法、良技,让农田成为充满希望的田野。
据欣疆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建国介绍,“往年,采取轻型播种机播种,每亩地保苗数4000株左右,出苗率在80%至85%之间。今年,我们采取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实行水肥一体化浅埋式滴灌,每亩地保苗数5500株左右。同时采用导航播种,不仅垄特别直,而且保苗率在90%至95%以上。通过这种种植方式,我们有信心达到亩产2000斤的‘吨粮田’目标。”
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大固本镇智能化控制示范区,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试先进的浅埋滴灌设备。他们根据玉米作物的生长周期,精心准备着第二次追水追肥工作,这正是现代农业中的水肥一体化浅埋滴灌技术的生动实践。与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不同,浅埋滴灌技术通过精细的滴灌管带,将水和肥料精准输送到玉米田中,整个过程悄无声息却高效节能。这项技术不仅显著节水,还节省了人力、电费和时间成本,展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
站在湿漉漉的田埂上,通达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亮告诉记者:“这种浅埋滴灌技术就是少量多次浇水施肥,既节水又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提高玉米单产。”
为全力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连日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业工作者积极投身到“建良田、选良种、用良法、配良机、抓展示、强素质”的项目建设工作中。在各乡镇的协同配合下,目前,已圆满完成项目培训宣传、物资下摆、改良农机、合理增密、适时早播的既定目标。
眼下,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田玉米出苗整齐,平畴沃野绘制“丰”景。下一步,该县将提前准备,抓好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相关工作,在做好节能增效的同时,争取均衡增产,持续提升粮油单产技术水平,有力保障粮油稳定安全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