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 16:11:57 来源: 阜新市海州区人民法院
辽宁
举报
“真是太感谢了,如果不是你们,我们的案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太感谢了!”申请执行人16名员工的代表紧紧握着执行员袁树文的手不断地表达着感激之情。近日,海州法院执行员袁树文和书记员赵旭东一日收到两面锦旗,得到全院干警的纷纷点赞。
2017年被执行人高某在向山东运输货物时出现交通事故,导致身体受伤,驾驶证被吊销,2018年法院判处高某赔偿5万元。判决后被高某非但不履行法律义务,反而东躲西藏,执行员难以见到本人,虽然经过线上线下的财产查询,但查询结果为并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袁树文通过采取多种方式的执行措施,同时倾注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最终与在北京靠送外卖谋生计的被执行人达成切实可行的执行和解协议,该起案件的实际履行使这起长达七年之久的纷争终于初见曙光,申请人高某从山东邮寄锦旗,电话中向执行员袁树文和书记员赵旭东连声道谢。阜新某物业公司因经营不善,导致公司几近破产时拖欠16名公司员工工资16万元。16名员工分别从事小区卫生清扫、电工、保安等工作,有的急需给孩子交学费、有的是无其他收入,有的需要路费去外地打工,均为靠工资保障家庭正常生活的员工。公司拖欠人均约1万元的工资对于16个家庭来说,都至关重要。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经执行员袁树文一方面穷尽执行措施,一方面数次与公司经理面谈、协调与沟通,最终达成分期给付的执行和解协议,16名员工在第七次拿到工资后,为袁树文和赵旭东送来锦旗,表达他们对法院为其主持正义的深深感激。锦旗是信任,是鼓励,更是责任。截止到6月11日,海州法院共收到锦旗18面。下一步,海州法院将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持续加大审判执行力度,及时兑现胜诉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文来源:阜新市海州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王仟慧_LN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