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爱心启智园康复教师为特殊儿童上认知课
从不会说话到可以说“g”“k”“h”这些音的词组,再到把动词、形容词泛化到生活中,在课堂上说出“老师,我想玩红色的蘑菇钉”。经过康复教师3个月的训练,患有孤独症的小迪(化名)由言语训练成功过度到沟通训练,小迪的巨大改变离不开老师、家长和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救助。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相关要求,“十四五”以来,中央彩金、省、市级财力资金共投入1179.72余万元,为我市0-14岁视力、听力、智力、孤独症、肢体(脑瘫)等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共救助补贴680人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我市广大残疾儿童和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市残联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结合项目要求和工作实际,2021—2023年为501名听力、智力、孤独症、肢体(脑瘫)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通过为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家长培训、亲子同训、家庭环境评估与康复指导等早期干预服务,有效减轻残疾儿童功能障碍、改善残疾儿童功能状况、增强残疾儿童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经过持续的康复训练,残疾儿童康复效果明显提高,康复总有效率90%以上,家长培训率100%,家长满意度98%;为95名残疾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手术、肢体矫治手术、助听器及矫形鞋验配,有效满足了残疾儿童对辅助器具的需求,为残疾儿童改善和恢复身体功能、正常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极大帮助;为84名在定点医疗康复机构手术或长期康复训练的困难残疾儿童提供生活补助,成功帮助困难残疾儿童家庭缓解经济压力,让残疾儿童能够获得康复治疗和持续康复训练的机会。
在康复项目执行过程中,市、县区残联严格规范工作流程,耐心细致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的咨询、受理、审批、结算等工作,为残疾儿童家庭提供便捷、高效的救助经办服务。积极与各县(区)残联对接,全面掌握残疾儿童康复需求,并加强定点服务康复机构准入、退出等监管机制,确保残疾儿童享受规范化、专业化、高质量康复服务。以基本功大赛、教学研讨等活动为载体,加强规范化培训,提升残疾儿童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水平,提高康复服务质量。在“全国助残日”“残疾预防日”“爱耳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场大屏幕、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政策解读和中央彩票公益金救助项目宣传,提升康复救助政策和申请流程的知晓度,营造关心、关爱残疾儿童的良好氛围,基本实现了残疾儿童康复应救尽救。
市残联表示,将继续把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推进康复服务,持续加强组织领导、资金监管和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加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供给,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覆盖面,让残疾儿童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