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8 10:19:58 来源: 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
辽宁
举报
崎岖不平的乡间小道上,刘玉术一边走一边念叨着当事人的家到底在哪?因为被告换房居住且留的地址不太明确,打电话始终是无人接听,刘玉术只能凭着大概地址,沿着村落一家一家的打听,经过一番折腾,终于找到了被告当事人。
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原本约定2年之内就还,久而久之拖了五年之久。
清晨7点从彰武县城出发,一直到9点方才找到居住在哈大冷村的当事人,敲门的瞬间,刘玉术首先听到的是一位老妇人连续的咳嗽声。原来,当事人的老父亲在一个月前刚刚去世,目前和其母亲都正处在情绪低落期,也暂无心情务工挣钱,名下仅有的一套贷款房产都已经断贷2月之余。
经过了解,这套房产除去银行贷款,实际剩余价值也就3万余元,也不能完全抵消欠下的5万余元债务。原告当事人的权益需要维护,被告的困难也不能视而不见,刘玉术与原告商量过后,采取折中方案,暂不开庭下判决对房屋进行处分,但被告要先行支付2万元欠款。被告欣然接受这个调解方案,当场向邻居借来2万元现金,其余欠款也承诺在年底前支付完成。
这起民间借贷纠纷是刘玉术退休前办结的最后一件案件。2023年9月,刘玉术从审判岗位上光荣退休,成为一名驻院调解员。有着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他迅速完成角色转换,立足一站式多元解纷创新机制,加大化解调处矛盾纠纷力度,切实将审判思维与调解思维做到有机融合,努力用实干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退休后的半年以来,他成功调解案件50余件,收获了众多当事人的夸赞的“口碑”。
他是地地道道的彰武人,他从1991年开始从事基层纠纷调处工作,周围的群众都喜欢和他唠家常、说事情,因为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热心服务高效解纷,他被当地群众亲切的称为“老哥”。
从法官转变为一名调解员,紧张忙碌、马不停蹄,依然是他的常态。
多数来彰武法院立案的当事人,就喜欢找“老哥”来帮着说和说和......
2023年12月的一天,天空突然下起了雪。这时候立案大厅中走进来一位妇女,她左右两只手各牵着一米不到的小孩。她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当工作人员前去询问她的来意,她颤巍的说道:我想找“老哥”,待工作人员登记完来意之后,就带去了老哥调解室。调解室内从起初的哭声转为笑声,这就是老哥调解室的魅力……
当有人问到刘玉术诀窍的时候,老哥简单的说了一句话:实打实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唠、去体会。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用这份情怀做调解工作,他觉得他在实现当时的初衷。
有人曾问过“老哥”为啥辞去教师工作而来法院上班?
“选择法院,是受到我本家老叔的影响。记得小的时候,每个生产队都会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每当有纠纷发生时,人们都非常乐意主动去找这个人调解。我的本家老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村上的民办教师,在屯子里受人尊重,乡亲们对他高度信赖,有大事小情都爱找他评理。记得,我哥和我嫂子闹离婚,家里谁劝都没用,我妈说,就得找我老叔,只有他说话才好使。小时候我非常崇拜我老叔,立志长大后就做他那样受人尊敬的人,后来,我成了他,成为了彰武这嘎达父老乡亲口中相传的‘老哥庭长’”。刘玉术动情的说道。
退休后的刘玉术退休不褪色,继续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调解矛盾纠纷这条道路上,充分调动其他调解员的积极性,继续开展老哥调解六步法工作。
“若是能在邻里关系中建立起友爱、和睦的邻里关系,便可以铲除各类邻里纠纷的土壤。”刘玉术和他们分享了他在多年调解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老王家由于院墙老化,出现了部分墙体坍塌的情况,虽然及时请人维修固定了墙体,但是遇到雨季仍然导致邻居家的菜园被倒塌的墙体砸坏。邻居老白称:很早时候我就发现墙上有裂缝,快要倒了,并且也告知了他们家,让他们尽快处理,免得倒了后把我家菜压了。但就在上星期五晚上,围墙真的倒了,把我家一半多的菜都压坏了,而且菜园里的菜都是从南方引进的新品种,我要求他赔付我5千元,但老王却只愿意支付2000元左右的赔偿金。补偿金额差距的巨大让双方迟迟无法达成和解,老白甚至表示,若是调解不成,就到法院让法官判决。
调解现场,在两家争吵的时候,调解员刘玉术并没有立即制止。他明白,要解决两家的矛盾,先得划分两家的责任。此刻他正在仔细观察老白家被砸坏的菜。根据经验,他判断老白家的蔬菜新品种就是南方普通的蔬菜,而且成长过程中喜欢爬墙跟,所以两家的矛盾不只是一家老王的责任。心里有了定论,刘玉术便问老白,引进的新品种确实值那些钱?老白拿出他家的菜籽包装,还是坚持认为他家的蔬菜价值不菲。
刘玉术分别耐心细致做双方工作,以法律为依据分析问题,于情于理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对彼此的不信任感,最终双方接受了刘玉术提出的方案,各自请维修人员以及村委干部现场共同核定受损情况,商定了合理的补偿价格。
涉农纠纷是他最擅长的调解领域,多年的农村工作经历让他对农村纠纷深有了解,他明白村民之间的纠纷往往不在理而在气,气顺则怨消,对这类纠纷调解时不能一味妄图和稀泥两不得罪,要态度鲜明的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直接了当指出双方的错误,据法说理,据理论情、是非分明!
这两年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叫“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这句话对调解工作很适用!法官和调解员如何走进当事人的心里,赢得当事人的信任,让当事人认可对案件公正处理所提出的方案,愿意把矛盾、纠纷交给法院处理,甚至愿意把权利都交给法官和调解员去处分,首先就是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着想,设身处地从他们的利益出发,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自然知道我们是为了他们好。
一次,冯家镇最偏远的得力村的石某与包某某因琐事引发家庭矛盾,刘玉术克服大雪封道出行不易等困难,徒步近2小时深入实地走访、调查,连续2天就地将该纠纷调解成功。
在调解赵某与李某履行监护义务纠纷中,刘玉术顶风雪、冒严寒,不顾身体有恙的情况下前往那力村收集资料。在大量事实证据确定后,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事后赵某为感谢他对其提供的法律帮助,在调解办公室内拿出现金要感谢他,被他严词拒绝。
在冯家镇侯贝营子村有片面积约10亩的林地,因历史遗留问题,当事人王某多于2016年将该林地变更到其亲属名下,但该林地的实际使用权却是属于同村村民李某强。2023年林地承包支付租金时发生问题,双方就因林地权属及租金问题争执不休。期间,侯贝营子村委会也组织双方当事人共同协商数次,但未达成一致。
为解决林地权属及租金退还问题,调解员刘玉术多次与李某强见面,进行面对面沟通,做其思想工作。在调解过程中,刘玉术发现矛盾化解,不能只是一味劝和,而是要对症下药,用理沟通、用法约束,才能切实化解问题。他当即调整沟通思路,少谈纠纷,多谈情感,用真诚的态度化解当事人内心的疙瘩,打动当事人,最终双方达成共识。
三十二年热忱工作,一如既往。刘玉术从人民法官到人民调解员,身份虽转变,但司法为民的初心始终不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生命的光和热可以播撒在任何年纪和阶段。他的所作所为不仅是一名永不退休老党员的炙热情怀,也是夕阳正红映初心的真实写照。现如今61岁的他,干劲依旧......
本文来源: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王仟慧_LN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