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 09:23:13 来源: 阜新县宣传
辽宁
举报
· 蒙古勒津蒙医药
蒙古勒津蒙医药是蒙古勒津人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是我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和蒙医都使用同样的原料药材,但使用方法不尽相同。中医是热用,将药材煎服,以发挥药材的综合性能,而蒙医则把95%以上的药材生用,无须煎服,有保持天然活性、配方解毒、剂型小、药劲大等特点。蒙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主要靠问诊、望诊和触诊。为了治本,蒙医十分重视综合治疗,采取的办法讲究“对治”,即热对寒,盛对抑,锐对钝,浮对沉,重对轻等,这正是蒙医的独到之处。蒙医除了使用蒙药治病外,还有诸如火针、火灸、放血、拔罐、正骨术、药浴及蒙医震脑术等传统疗法。放血疗法主要治血热病、高血压及急性病等。最有特色的是震脑术,采取以震治震的方法,是治疗脑震荡的独特疗法,疗效显著。蒙医生通过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和积累,不仅掌握了很多医疗知识和各种防病治病的方法,也积累了很多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医疗体系,创造和丰富了蒙医药学,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蒙医药不仅能以“简、便、验、廉”的诊疗手段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准确的诊断,而且对各种疑难杂症也有独特的疗效,蒙医在攻克“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世界性疑难病症方面,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蒙古勒津蒙医药经历了2800多年的历史,在科研、医疗、教学、蒙药生产方面自成体系。千百年来,蒙古勒津蒙医药不仅为当地人民群众防治疾病发挥着积极作用,而且声名远播,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蒙古勒津蒙医药发展到明代,出现了医学大师却尔济·墨尔根,意味着蒙古勒津蒙医的第一次中兴。后来又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在瑞应寺建立了蒙医学府“门巴扎仓”,这是蒙古勒津蒙医的第二次中兴。时间推移到近三个世纪,建立了辽宁省阜新蒙医药研究所(现称辽宁省蒙医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这是蒙古勒津蒙医的第三次中兴。因此,蒙古勒津在东北亚地区素有“蒙医中兴发祥地”之称。蒙古勒津蒙医药以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地方特色及高超的医术,赢得了各族人民的赞誉。2009年《蒙古勒津蒙医药》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蒙古族的历史上,唱安代、跳安代在蒙古族聚居地区较为常见。蒙古勒津安代是把歌曲和舞蹈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的歌唱不同于蒙古族其他民歌和演唱艺术,唱词大部分是即兴编唱,由正词和衬词构成,上句为正词,下句为衬词,二者交替出现,具有农耕文化特征。音乐出现很多的升降音,从而表现出独特的韵味和风格。舞蹈简单有力,主要是甩巾、手舞、蹦跳、跺踏为主,体现出热情奔放、朴实刚劲、节奏明快的特点。“苏奴斯”安代是蒙古勒津安代中的一种,一般多在农历七、八月农闲时节的夜晚举行。歌手由1名领唱歌手和12名帮唱歌手组成,帮唱歌手不得少于12人。场地设在大街或场院等宽敞的地方,场地中央立一个石磙子,做为中心,四周立12根木杆(每面3根),挂上灯笼和彩旗,点燃篝火照明。每名歌手拿一条白布巾作为道具。每唱安代,临近村屯的人们蜂拥而来,积极热情地下场伴唱、伴舞。蒙古勒津地区流传的“驱邪治病”的“苏奴斯”安代源远流长,经一代代安代歌手的传承和创作,逐渐具备了文学、音乐、舞蹈相结合的综合性文艺活动形式。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蒙古勒津安代的形式与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苏奴斯”安代演变成了因婚事而得癔病的“乌日根”安代(即婚事安代)。后来,人们不唱乌日根安代了,改成在井边唱求雨安代。为了解除疲劳,娱乐健身,人们还在田间、广场、舞台、校园唱跳“安代”。大家通过唱安代,在音乐中得到人生启迪,在舞蹈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快乐,从而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安代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有了时代发展的烙印,经艺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渐演变成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民俗活动和强身健体的广场舞蹈,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折射出蒙古勒津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态。2007年《蒙古勒津安代》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来源:阜新县宣传
责任编辑:
王仟慧_LN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