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清晨,在阜蒙县阜新镇桃李村,田间一个个挂满白色布袋的铁架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谷健介绍,这个装置叫集沙仪,是研究土壤风蚀的重要工具之一,能够在同一位置采集不同高度的沙尘土样,不需要工作人员时刻看管与维修,实现对田间的长期观测。
这是防蚀保墒培肥新技术,在传统保护性耕作秸秆覆盖的基础上,改为留高茬50厘米秸秆覆盖,起到很好的防风蚀保墒效果。此外,该技术应用中科院沈阳生态所研制的生物有机肥和缓释肥,实现了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更好地培育了土壤肥力。为满足后期玉米生长的需水需肥要求,该技术在传统的保护性耕作基础上,将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也融于新技术之中,助力玉米种植实现高产和超高产。阜蒙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高庆新说,“新技术通过这几年试验,使玉米平均增产15%以上,亩增产产值达200元以上。”
为了更好推进玉米播种的有序开展,由中科院沈阳生态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等单位组成的专家团队积极推行防蚀保墒培肥新技术,助力阜蒙县180多万亩春播玉米高效播种,为今年的稳产增产提供保障。
在桃李村海丰科技家庭农场的春播玉米地里,一台台玉米一体化播种机在平整的土地上来回穿梭,很快就完成了大片玉米地的种植。加上新的防蚀保墒培肥关键技术的后期保障,今年的春播玉米种植户期待高产稳产。该农场主马树海告诉记者,今春玉米种植面积500亩。往年都是常规播种,这几年从吉林引进了新的免耕播种机械,与中科院沈阳生态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在地里实施保护性耕作,用秸秆培肥地力、保水保墒,产量很稳定。加上引进防蚀保墒培肥新技术,今年定是个丰收年。
阜蒙县作为全省农业大县、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从2021年开始,就与中科院沈阳生态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以“‘十四五’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为契机,以合理挖掘降水与灌溉水生产潜力,土、肥、水协同增效为主攻方向,形成一系列适用于辽西地区的土壤地力提升、节水高效技术和模式,通过技术示范和辐射推广,推动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阜蒙县已形成多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以新装备、新技术为牵引力,以新技术赋能全县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填满“黑土粮仓”,成效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