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兔年春节假期
阜新交警跟您特别唠叨几句
过年了,亲朋好友来了有好酒!同样,很多人信奉:不畅饮不痛快。
饮酒本身无可厚非,但酒后驾车就是您的不对了。看看,那些酒后驾车的人是什么心理:
一是自以为没有醉。半斤不脸红,一斤不心跳,二斤倒不了!酒驾者都有超乎寻常的"自信",觉得自己就是喝了酒,也能把车开到目的地;就是喝了酒,遇上突发事情时,也能从容应对和处理。他们显然已经忘记了酒精会使人神经麻痹、迟钝的道理。等出了车祸,悔之晚矣。
二是自以为经验老到,车技高超。山东省的一项数据表明:1年以下驾龄的很少酒后驾车,大量的酒驾行为出现在驾龄在5到20年的司机身上。岂不知,酒精入体之后,它并不认得你有几年驾龄。而事故却恰好会因为驾龄高、自持本领高,从而重视度低、防范心理差而多发。
三是侥幸心理作祟。有些司机酒驾,总以为"不会那么巧被交警撞上",或者在节日期间,觉得"交警也要过节",认为过节相关检查就会少,于是借着酒劲儿开车上路。这种心理其实忽略了一个最起码的前提:检查酒驾、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并不是目的,禁止酒驾的目的是保护他人和驾驶员本人的生命安全,维护交通秩序、社会秩序。有交警检查,司机要做到不酒驾,就算没有交警查,不酒驾也应该是一个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和尊重生命的主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