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事关新冠患者住院、门急诊治疗费用等!四部门最新明确

0
分享至
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解读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平稳有序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陆续印发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及配套方案。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工作,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相关政策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实施“乙类乙管”之日起施行,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关于新冠患者住院治疗费用保障
为保障新冠患者不因住院费用问题影响治疗,文件规定对住院的新冠患者延续“乙类甲管”时的政策,全额保障新冠患者的住院费用。新冠患者在所有收治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的住院医疗费用,由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该政策以新冠患者入院时间计算,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
二、关于新冠患者门急诊治疗费用保障
为保证新冠患者在感染早期能够及时获得医疗服务,文件要求实施专项保障提高门急诊患者在基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治疗新冠的报销水平。加大医保对农村地区、城市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支持力度,对在基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疑似症状参保患者门急诊费用实施专项保障,鼓励基层医疗机构配足医保药品目录内(含各省临时增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药物,参保患者在基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与新冠治疗有关的(医保目录范围内)门急诊费用,原则上不设起付线和封顶线,报销比例不低于70%。具体规定由地方医保部门商财政部门根据医保基金运行情况研究确定,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参保患者在其他医疗机构发生的新冠门急诊治疗费用,按照其他乙类传染病医保报销政策,对纳入医保范围的看病和药品费用,应报尽报。
三、关于新冠患者用药保障
为适应当前疫情形势,满足新冠患者用药需求,决定临时扩大医保药品目录,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现行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有治疗发热、咳嗽等新冠症状的药品660种,在此基础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内包含的新冠治疗药品也实行医保临时支付政策。药品仍然不足的地方医保部门参照各省联防联控机制认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药品目录,结合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可临时性扩大医保药品目录。
四、关于新冠患者在线诊疗
为保证新冠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文件要求做好“互联网+”医保服务,助力新冠患者在线诊疗。要求各地卫生健康部门要及时公布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名单,对于行业部门准许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开放的互联网首诊服务,按规定为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的新冠患者提供医保移动支付结算服务,各地医保部门可按线上线下一致的原则配套互联网首诊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报销标准与线下一致。新冠相关症状复诊服务,仍按现行互联网复诊报销政策执行。
五、关于降低新冠治疗费用提升医保保障能力
文件要求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做好新冠患者治疗所需药品等价格谈判或磋商、集中采购、挂网采购、备案采购、价格监测等工作,降低新冠患者治疗成本。省级医保部门要结合各地医保基金运行实际,统筹推进政策落实,科学确定保障范围和水平,既合理减轻群众负担,又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可持续。在此基础上,医保基金确出现收不抵支的统筹地区,可由地方财政给予适当补助。适时推动省内基金调剂。
六、关于医保经办服务管理
文件要求优化医保经办流程,提供便捷医保服务。继续做好医保便民服务,落实长期处方医保支付政策,实施医保经办工作常规事项网上办、紧急事项及时办、特殊事项便民办、非急事项延期办、消除隐患放心办。各地根据需要,与具有新冠治疗能力的非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签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收治医疗机构医保费用结算临时专项协议》,指导各类医疗机构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诊断、结算等信息采集和上传、医保费用结算等工作。充分发挥经办力量,推进服务下沉,各级经办机构要在做好参保宣传动员等经办服务的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农村地区、城市社区健康宣传工作,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切实做到医保经办管理不放松、医保经办服务不间断。
七、关于相关部门职责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工作等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文件要求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各地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医保部门负责相关费用的审核、结算工作,加强基金监管;财政部门负责及时拨付财政补助资金;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指导医疗机构做好新冠患者的认定、信息登记与上传工作;疾控部门负责新冠患者的信息、数据上传工作。加强协调联动,确保不折不扣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成龙儿子消失了10年,房祖名近照曝光,他定居台北,43岁未婚无子

成龙儿子消失了10年,房祖名近照曝光,他定居台北,43岁未婚无子

小咪侃娱圈
2025-04-23 14:11:24
每10股分红39.74元,再送红股8股、转增12股!超级大手笔后比亚迪A、H股均高开超6%

每10股分红39.74元,再送红股8股、转增12股!超级大手笔后比亚迪A、H股均高开超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3 12:26:28
著名演员陈道明坐问界M9现身赛力斯展台,现场调侃:怎么来了这么多人!我开了三个月,我认为问界M9很好

著名演员陈道明坐问界M9现身赛力斯展台,现场调侃:怎么来了这么多人!我开了三个月,我认为问界M9很好

和讯网
2025-04-23 11:05:37
夺冠也下课!确认了

夺冠也下课!确认了

足球大号
2025-04-23 12:32:43
商人称遭民警逼迫签下1200万元调解协议,被羁押8个月后检方不予起诉

商人称遭民警逼迫签下1200万元调解协议,被羁押8个月后检方不予起诉

互联网大观
2025-04-23 14:26:10
一觉醒来,特朗普大笑三声!

一觉醒来,特朗普大笑三声!

燕梳楼频道
2025-04-23 12:51:53
熟悉的味道,真的回来了

熟悉的味道,真的回来了

毛豆论道
2025-04-23 10:08:01
我国新发现一处金矿,探明储量5857.68千克!黄金涨疯了,今年涨幅已超比特币!建设银行最新提示

我国新发现一处金矿,探明储量5857.68千克!黄金涨疯了,今年涨幅已超比特币!建设银行最新提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2 21:26:16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限中国一个月内签字,否则台海、南海出事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限中国一个月内签字,否则台海、南海出事

猎火照狼山
2025-04-22 20:24:48
爱德华兹谈湖人G2防守:我第一次见,但看过比赛录像应该能找到应对办法

爱德华兹谈湖人G2防守:我第一次见,但看过比赛录像应该能找到应对办法

雷速体育
2025-04-23 17:42:12
乌克兰关切有中国公司帮助俄罗斯制造军事硬件,外交部:坚决反对无端指责

乌克兰关切有中国公司帮助俄罗斯制造军事硬件,外交部:坚决反对无端指责

澎湃新闻
2025-04-23 15:40:25
日本首相:特朗普要求日本进口美国大米和牛肉 , 日本米价连涨15周 民众抱怨“吃不起” , 有学校将减少供应次数

日本首相:特朗普要求日本进口美国大米和牛肉 , 日本米价连涨15周 民众抱怨“吃不起” , 有学校将减少供应次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2 20:45:30
4月23日突然宣布降息!深夜的四大消息冲击股市!A股将会受影响

4月23日突然宣布降息!深夜的四大消息冲击股市!A股将会受影响

风风顺
2025-04-23 06:30:38
炸裂!网传赖清德/萧美琴亲密热吻视频,民进党称系由AI生成

炸裂!网传赖清德/萧美琴亲密热吻视频,民进党称系由AI生成

不掉线电波
2025-04-22 21:40:47
阿萨德出逃揭秘:路上被两架战机锁定,一部中国手机让他绝处逢生

阿萨德出逃揭秘:路上被两架战机锁定,一部中国手机让他绝处逢生

历史八卦社
2025-04-11 17:16:04
银行因储户回答“职业和取钱用途”报警,称其不配合,网友怒了!

银行因储户回答“职业和取钱用途”报警,称其不配合,网友怒了!

渔夫说事
2025-04-23 12:45:03
广东江门公布“小客车坠海致3死”事故评估报告,司机被判三年缓五年

广东江门公布“小客车坠海致3死”事故评估报告,司机被判三年缓五年

澎湃新闻
2025-04-23 16:14:26
两架专机深夜降落北京,访华无门的特朗普,对华态度前所未有的好

两架专机深夜降落北京,访华无门的特朗普,对华态度前所未有的好

阿离家居
2025-04-23 13:40:18
10-4!世界冠军血洗威尔斯进世锦赛16强,威尔士名将遭遇五连败!

10-4!世界冠军血洗威尔斯进世锦赛16强,威尔士名将遭遇五连败!

世界体坛观察家
2025-04-23 18:41:30
董明珠再次敲打小米雷军:格力电车跑了十几年,从没有火灾事故

董明珠再次敲打小米雷军:格力电车跑了十几年,从没有火灾事故

界面新闻
2025-04-23 09:37:49
2025-04-23 20:35:00

头条要闻

刘国梁辞去中国乒协主席职务 孙颖莎、王楚钦等发声

头条要闻

刘国梁辞去中国乒协主席职务 孙颖莎、王楚钦等发声

财经要闻

董明珠放话"海归有间谍" 打工人破防了

体育要闻

金牌和金子,刘国梁改变国乒的这些年

娱乐要闻

于和伟领衔,央视谍战剧要有天花板了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中国用户对FSD"最为苛刻"

汽车要闻

以经纬叙事 奇瑞瑞虎新旗舰SUV瑞虎9L快评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旅游
教育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开阔空间 家居轻智能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不得搞奢华行、豪华行!成都六部门发布研学最新通知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