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记者行走在阜蒙县的大陈线、旧福线、三少线上……彰武县柏哈线、开奈线上……清河门区内的辽小线,道路识标线整洁清晰。一条条宽敞明亮的农村公路盘绕在山间乡野,它们相互连通、串起村景、激活产业,打通的是村民们的致富路、幸福路,这是近年来阜新农村公路的崭新景象。
今年,阜新市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556.6公里,与年初计划完成300公里,超额完成了256.6公里,阜新市2022年民生实事之一的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通乡村,富一方,惠及百姓生活
“没修这条路之前,这条路坑坑包包,都不用刹车,又费轮胎又费车。这条路修完之后成为平坦的大道,又省车又省油。要想富,先修路,这条路修得太好了。”旧庙镇它卜朗村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着。而他身旁,一条5米宽的乡村公路旧新线上,一辆辆小汽车、农用车往来穿梭……
阜蒙县农村公路建设工程从6月中旬开始实施,10月中旬提前半个月完成建设任务。其中,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包括阜新镇哈西线、新民镇上五线等156条水泥路面共计253.9公里;维修改造工程包括国华乡二富线、老河土镇沙十线等12条大修线路和苍土乡朱苍线、老河土镇阿桃线等17条中修线路,共计104.3公里。
一条条通乡畅村、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不仅成为方便群众出行的便民路,更成为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致富路。旧庙镇它卜朗村村民高兴地说,“路修好了,秋收的时候,收割机直接能开到地头了,省时省力,咱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目前,阜蒙县全县35个乡镇、总里程358.2公里公路、58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任务已完成。
今年,彰武县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共涉及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维修改造工程、危桥改造以及2021年水毁恢复工程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四项工程。目前,已完成了新改建水泥路面工程77公里,完成了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程54.8公里。完成了危桥改造及2021年水毁恢复工程,共计安排路面工程661米,桥梁工程6座248.1米。完成了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共安装钢护栏2920米。
以“路”为笔,擘画发展蓝图。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让条条大路成为民心路,逐步实现了群众出行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走得舒适转变。农村公路提质改造,进一步织密了乡村“血管”,畅通了乡村“血脉”,拓宽了百姓幸福路。
一条路,一草原,满眼皆是风景
入冬时节,彰武县德力格尔草原上,松柏苍翠。一条大路,从眼前向远方铺展,在深深的绿色中蜿蜒。这就是德力格尔路,也称为“草原大道”。德力格尔路是彰武草原生态恢复工程生态环境路,全长52公里,包括一条主线和四条支线,作为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内的作业路和防火通道,连通4座水库、6大功能区。
沿线一座座沙丘已披上金黄的盛装,吐露着收获的芬芳。登上欧丽山景观平台放眼望去,蓝天白云映衬下的西旧府湖波光潋滟,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点缀着灌木、松林……好一派迷人的生态画卷。今年,市交通运输局按照草原生态工程的需求,积极向省交通运输厅申请,协调农村公路建设指标7公里,修建5米宽沥青路,已完工。
近年来,阜新市全力推进旅游路建设,将我市散落的景点有机串联起来,助推全域旅游。
2019年,彰武草原示范路工程新建40公里,成为辽宁省内第一条沙漠整治生态环境路。2020年至今,我市又先后启动了乡村旅游公路8条67.9公里,修建了汤毛线、东新线、于福线、关大线、于忙线共计32.3公里的阜蒙县旅游路以及苇子沟辽代古城旅游路23.2公里,千佛山景区路白大线、陈百线12.4公里,共计35.6公里彰武县旅游路。近年来,全市交通系统共修建旅游道路22条,总长度达238.4公里,累计投资5.285亿元。
今年,彰武县谋划阿尔乡镇董福财党性教育基地配套道路项目,全长5.2公里,计划修建二级公路,路面宽8.5米,沥青路面,目前正在编制建设方案。

两代人,护一路,助力发展大业
黝黑的公路巨龙般蜿蜒向远方。一个黑黝黝的汉子结实的倚在树上,拄着一把光亮的铁锹,无限喜爱的看着眼前的风景。
从孩提时坐着毛驴儿车跟父亲养护这条路,到如今年过五旬,清河门二级养护服务站站长杨书臣像养孩子一样养这条路,已经31年了。
在阜锦线、辽小线等线路的大桥、陡坡急弯、易积雪结冰等路段,按一定间距在路肩一侧堆放成规则梯形形状,整齐摆放着小碉堡一样的砂石堆。虽时已初冬,看似养护工作进入尾声,似乎还看不到雨雪的影子,但杨书臣和工友有着新的忙碌。“眼瞅着就入冬,雪天路滑,得早备防滑料,免得路上一呲一滑的。”
他们以长效保持“畅、洁、绿、美”的农村公路环境为重点,加大农村公路管护力度,高质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民生工程建设,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支撑保障作用。
卸车防滑料的时候,看到有路面出现小坑洼,就赶紧填平加固维修。看到路面有掉落的垃圾脏污,就赶紧拾起来……路面保洁、边沟疏通、杂草清除等日常养护。道路养护,不仅要在看得见的地方“做文章”,更要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工夫”。
阜新市有344位像杨书臣一样的养路工人,一年四季养护着我市8085公里农村公路。
移步皆是景,处处好风光。
沿着25公里的辽小线前行公路延绵而上,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构成了一幅山水画,让人颇有“车在路上行,路在景中延,人在画中游”之感。
这也是近年来阜新乡村公路建设的“微缩景观”。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坦途,为经济行稳致远注入了动力,更为阜新大地百姓安居乐业擦亮了底色。
交通圈是经济圈,更是发展圈。快捷通畅的农村公路网络能够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加速流通,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
近年来,阜新市一直坚持统筹谋划,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加强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优化农村公路布局,以“交通+扶贫”、“交通+产业”、“交通+旅游”为重要抓手,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实施路径,努力建设外通内联、通村达乡、安全便捷、支撑发展的扶贫路、旅游路、产业路等“特色致富路”,带动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同时,建立了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需求的项目库,全面摸清了阜新市农村公路现状和建设需求,做到“一村一档、一乡(镇)一图、一县一手册”,精准核查底数,为交通扶贫、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为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全市重点实施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2174公里,完成投资6.5亿元,极大改善了我市农村交通环境,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目前,阜新市农村公路总里程8085公里,全省排名第3位。全市65个乡镇622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行政村互通,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率保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