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阜新市工业经济发展综述
进入11月,气温骤降,但在阜新氟产业开发区,却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生机盎然的生产景象。
在辽宁天予化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条条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开展生产。在相隔不远的辽宁众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内,研发人员正在聚精会神地进行着新项目的实验验证。
从10年前园区建设刚刚起步,到如今跨入发展的“快车道”,阜新氟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也恰是阜新工业经济10年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阜新市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工业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发展。
来自市工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17年的250.8亿元增长到410.8亿元,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增长到97户,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增长到11户,20亿元以上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10年来,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工业增加值增速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园区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新能源、绿色食品、高端装备、精细化工“四个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氢能源、智能无人系统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逐步从粗放走向集约,由产业单一向多元支撑转变,有力支撑起阜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将时针拨回到2012年,当时的阜新已初步构建了多元发展的产业基础,但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依然面临严峻挑战。思路决定出路,市委、市政府直面现实寻求突破,提出加快推进以接续替代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阜新开启了以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为目标的新型工业化征程。
几年时间里,以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集聚发展为方向,全市加快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坚持做大做强重点产业集群,积极延长产业链条,推动重点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如今,阜新市已彻底改变一煤独大的局面,全市煤炭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下降到2.3%,“四个优势产业”茁壮成长。2021年,全市“四个优势产业”合计完成产值334亿元,同比增长17.9%,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1.3%。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点到群,阜新工业的飞跃发展,筑牢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10年来,产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我们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园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推动氟产业开发区和煤化工产业基地通过首批省级化工园区认定,加快推动各园区加快完善管理制度,实现了园区建设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的高质量发展。”市工信局相关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如今,以氟化工、煤化工为基础的医药化工产业已在阜新蓬勃兴起,其中阜新氟产业开发区累计入驻企业48户,今年1至8月份,园区实现产值56.7亿元。
10年来,创新企业培育富有成效。全市已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1户,350个项目列入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成功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个,省级专精特新称号59个。获得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省级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个、省级现代企业制度示范企业1个。
10年来,绿色发展成效显著。“阜新伊利”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泰山石膏”“富新新材料”“德尔汽车部件”“凯莱英”等5户企业荣获省级绿色工厂称号。
10年来,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300户中小企业实现基础上“云”,40余家企业完成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力达铸造”等10个数字化改造项目纳入省“数字车间、智能工厂”项目库。全市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建设完成,并通过国家顶级节点对接测试,是全省第20个、全国第215个二级节点平台。“排山楼金矿”成为全省首家智慧矿山,“弘霖煤矿”成为东北首家智慧开采地方煤矿,“数字矿山”“数字工厂”“数字车间”达到5个。
岁月匆匆,时光无言。一串串数字有力佐证了10年来阜新工业经济发展的成就。展望未来,在新征程上,我市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在新型工业化大道上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