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太平公安分局红树派出所
迅速出击,及时阻止了
一起冒充公检法
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发生
成功帮助群众止损45万余元
“你是XXX吗?这里是公安局,你涉嫌参与洗钱、诈骗,需要你协助调查......”
喂
我是公安局的 法院的
叮咚 检察院的
你涉嫌藏毒洗黑钱
你的通缉令 拘捕令
不要泄密 按我说的去做
小心!这是“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典型话术。
不要听!不要信!不要转账!
10月26日,太平区韩女士就接到一个自称“某地公安局”的电话,称韩女士涉嫌洗钱犯罪,需要配合警方调查,并再三要求她对此事保密,不能告知其家人以及身边的朋友。韩女士先是半信半疑,但在对方“严肃”语气和“专业”表述下,也一点点打消了疑虑,便相信了对方。
随后,对方通过视频聊天要求韩女士出示财力证明,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同时对方指导韩女士下载安装所谓的“公安安全”软件,用来控制韩女士的手机。当韩女士将所有存款单给对方出示后,对方告知她如果想要洗脱嫌疑,就要将存款单内的45万余元全部汇入到有绑定手机支付的银行卡内。由于韩女士没有银行卡,就打算第二天去银行办理,再进行操作。
10月27日早晨,韩女士离家前往银行后,其家人感觉不妥,就赶快报警。通过报警人的简单描述,值班民警立刻判定这是一起冒充公检法的诈骗案件,并第一时间前往银行找到韩女士及时止损。
当民警孟凯、辅警王若罘找到韩女士时,她还认为公安机关是来“抓”她,在民警耐心细致的讲解下,韩女士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随后,辅警王若罘向韩女士详细讲解防骗小知识,分析典型案例,并指导她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高防骗意识。韩女士对红树派出所民辅警认真履职、及时止损的行为连连道谢。

01
取得受害者信任
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等个人隐私信息,从而获取受害者初步信任。
02
震慑
骗子会通过严肃谨慎的语气,强势震慑并控制受害人,使受害人一步一步进入骗子的陷阱圈。
03
恐吓
骗子通过出示伪造的通缉令、拘捕令,增加骗局“真实性”,让受害者彻底相信自己卷入一个涉嫌犯罪案件,会因此坐牢,受害人往往因为内心恐惧而对骗子深信不疑。
警方提醒:
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社交软件进行办案,凡是通过电话、短信要求转账汇款、资金审查、索要验证码等与钱有关的操作,不听、不信、不转账,以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