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阜新“黑土粮仓”科技会战 新耕作法让农民多打粮

0
分享至

深秋时节,天气渐寒。近日,记者在阜新镇桃李村看到,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里,成片的玉米都已收割完毕。县海丰科技家庭农场主马树海,正忙着把收获的玉米脱粒后运往粮站。农场院里,最显眼的就是那成片的铺满玉米棒儿的黄灿灿的“晒粮场”,阳光下仿佛散着金光。这片丰收的场景,得益于“黑土粮仓”科技会战。

“黑土粮仓”科技会战  助力乡村振兴

针对辽宁西部地区降水量少、旱灾频发、风蚀沙化严重、土壤养分瘠薄等制约粮食生产和黑土地保护利用的问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县政府共同签署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框架合作协议”,自2021年开始,希望借助十四五“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契机,以合理挖掘降水与灌溉水生产潜力,土、肥、水协同增效为主攻方向,形成一系列适用于辽西地区的土壤地力提升、节水高效技术和模式,通过技术示范和辐射推广,推动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以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为目标,联合开展适用不同类型土壤和区域气候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攻关,在保证粮食稳产与增产的前提下实现地力提升。退化黑土地力恢复与循环农业沈阳示范区主要设置了一主两辅示范基地,预计建设2.5万亩示范区,包括辽北耕地保育和产能提升核心示范区1.0万亩,辽西防风抗蚀保水增效农业特色示范区0.5万亩,辽中南水田产能可持续与产品增值特色示范区1.0万亩;相关技术和模式面向东北南部黑土区辐射2700万亩。其中,辽西示范区在建设过程中,依托阜新国家农业环境监测站、中科院阜新水循环试验示范基地,将核心试验示范区设置在阜新镇,示范面积1000亩,并在沙拉镇设置了技术示范区5000亩,同时辐射阜蒙、彰武两县。示范区内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节水固土促肥技术、立体防蚀增效技术对土壤养分循环、水资源合理利用、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等几方面联合应用,将阜新市建设成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的综合示范区。
新耕作法  让土地丰收不是梦
“过去咱们阜新经常遭受旱灾,有的年头坡地还可能颗粒无收。这两年咱用了新耕作法,收成还是相当不错的,光苞米就能多赚6万块钱,真是尝到了甜头。” 憨厚的马树海笑着告诉记者。这样的收成,在老马看来已经是很平常的了,可在两年前,村里的乡亲们根本不认新耕作法。
那时候的桃李村,玉米产量每亩一般在500——550公斤。
人们总结这里玉米低产的主要原因是“一少四低三不高”:降水量少,种植密度、土壤抗旱能力、植株抗倒伏能力、农田水肥利用效率低,玉米产量、效益和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
“春旱、夏旱、秋旱频繁发生,大幅度减产,有的年头甚至绝收;种子选择不合理,土壤耕层浅,根系下扎浅;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作物抗倒伏能力低,抗旱灾能力低……这是土壤产能不高的病根。”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谷健说。
阜新镇桃李村,祖辈留下的耕作习惯形成了老套路——大田玉米浅旋、直播,每亩3500株左右,一般耕作深度10厘米左右……这种老耕作法常常让村民的玉米无法出苗,保苗率低,后期生长一场大风就导致玉米倒伏,大幅减产。
“2019年的一场大风,眼睁睁看着刚结穗打粒的苞米被刮了个一塌糊涂,真是太惨了!”马树海说。
2020年,一种新的耕作模式及配套“科技营养餐”来了。新的耕作模式就是通过开展玉米花生间作防风蚀、玉米大豆间作轮作地力培育、卧秆覆盖免耕套作大豆、秸秆年际全覆盖免耕种植等共性关键技术集成,实现防风固土;通过浅埋滴灌水肥优化技术、实时适量精准灌溉技术、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技术等,实现以水带肥,促进土壤有机质提升和产能长效保障。可村里人“不感冒”。   
“和咱们的老种法不一样啊,选育抗旱抗倒伏种子,秸秆机械打碎覆盖还田,两行空一行二比空种植,密植每亩4000株左右,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没想到,新耕作法一炮打响,2021年玉米的保苗率提高了10%,位于马树海家的试验田每亩产量竟达到650公斤左右……
马树海家的玉米仓满了,村民们瞅着眼热,盘算着自己下一年的种法。果然,2022年一下子就有十几户、300多亩地“加盟试验”,家家都增产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所所长白伟说,阜新镇是核心试验示范区,玉米种植面积近10万亩,过去单产约500——550公斤。通过技术和模式示范及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每亩增产约100公斤。
“今年在雨水充沛的条件下,经过专家测产,产量提高了约10%以上,效果十分显著。”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尹光华研究员说。
记者调查了解到,阜新市有耕地706万亩,其中玉米486万亩,如今百分之六十的面积都实现了“试验效应”。
“全省3000多万亩耕地,其中玉米1700万亩,如果每亩增产100公斤以上,那是相当可观的。”长期关注并研究粮食产能提升和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沈阳示范区负责人、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张丽莉研究员说。
用增产效果转变农民观念 “新耕作法” 逐步铺开
“推广应用‘新耕法’,关键是农民的观念要转变。”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王晓东说。让农民转变观念其实也简单,建“样板田”,让农民看到增产,并从心底里乐意复制“样板”。农民对新技术的认可往往需要一个过程,那就是让产量说话,让增产增收成为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阜新镇桃李村的农民,对新耕作技术的认知度3年前不足5%,现在达到95%以上。因为尝到了增产的甜头,他们舍弃了几十年不曾改变的老耕作法,接受了新耕作法。

“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沈阳示范区项目将在阜新市建设1个长期定位试验区、1个核心试验示范区、1个5000亩的技术示范区和多个辐射区,进一步在核心试验区进行模式的优化,并在5000亩示范区进行成熟技术的组装、应用和示范,最后辐射到整个辽宁西部农业主产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伪装者》女一号曝被胡歌砸断锁骨,打七根钢钉,剧组封口禁外传

《伪装者》女一号曝被胡歌砸断锁骨,打七根钢钉,剧组封口禁外传

懒人梅梅
2023-09-26 15:55:02
上海长宁区原副区长、市公安局长宁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黄辉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上海长宁区原副区长、市公安局长宁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黄辉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环球网资讯
2023-09-26 18:03:12
蔡依林成都演唱会,满街“妖艳猛男”,网友:到处“依”和“琳”

蔡依林成都演唱会,满街“妖艳猛男”,网友:到处“依”和“琳”

不掉线电波
2023-09-26 16:39:18
上海楼市的传奇结束了,上海房价六连跌,五万投机客被套牢

上海楼市的传奇结束了,上海房价六连跌,五万投机客被套牢

有事问彭叔
2023-09-26 15:53:22
噩耗!美国高铁第一次运行就撞死人,中企遭美国拉黑逆行!

噩耗!美国高铁第一次运行就撞死人,中企遭美国拉黑逆行!

罕见史观
2023-09-26 14:19:31
曝云南清洗坚果中毒,疑毒气密度过高,致3死2伤,网友:严查严惩

曝云南清洗坚果中毒,疑毒气密度过高,致3死2伤,网友:严查严惩

苏子合说
2023-09-26 13:18:29
终于,中国人要对塔克拉玛干动手了

终于,中国人要对塔克拉玛干动手了

蝌蚪踢足球
2023-09-26 08:43:39
这么年轻漂亮的女医生,不进军娱乐圈有点可惜了!

这么年轻漂亮的女医生,不进军娱乐圈有点可惜了!

墨梅娱乐le
2023-09-26 12:39:46
网传阳江一中学上洗手间需带通行证?学校:已终止

网传阳江一中学上洗手间需带通行证?学校:已终止

南方都市报
2023-09-26 10:55:05
腾讯立功!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独立自主研发完整视景系统的国家

腾讯立功!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独立自主研发完整视景系统的国家

次元君情感
2023-09-26 15:19:23
官宣,66岁足协主席被提起公诉!罪名敲定,人民日报:数额特别大

官宣,66岁足协主席被提起公诉!罪名敲定,人民日报:数额特别大

体坛无名
2023-09-26 16:37:37
恒大猛料:原二把手夏海钧已被控制一年多!下一个是谁?

恒大猛料:原二把手夏海钧已被控制一年多!下一个是谁?

深蓝财经
2023-09-26 15:13:50
中美终于中场握手了,就在刚刚,国际传来新消息!

中美终于中场握手了,就在刚刚,国际传来新消息!

林海说彩
2023-09-26 13:21:06
丧尽天良!小学生遭同学极端凌辱,到底是谁在培养一些小恶魔?

丧尽天良!小学生遭同学极端凌辱,到底是谁在培养一些小恶魔?

麦杰逊
2023-09-26 12:49:15
“农民丰收节”上却没有农民!

“农民丰收节”上却没有农民!

医者真言
2023-09-26 10:17:25
俄国家杜马代表向普京提交议案:把所有失业者送到乌克兰战场

俄国家杜马代表向普京提交议案:把所有失业者送到乌克兰战场

娱宙观
2023-09-26 13:40:10
王源这张脸估计医美都救不回了吧,才二十多岁脸上就坑坑洼洼的

王源这张脸估计医美都救不回了吧,才二十多岁脸上就坑坑洼洼的

圈里八卦圈外香
2023-09-26 15:20:11
38岁的省委委员,拟任新职

38岁的省委委员,拟任新职

上观新闻
2023-09-26 14:39:09
强势!中国女乒3-0夺得金牌!陈梦拒绝爆冷,亚运会霸气五连冠

强势!中国女乒3-0夺得金牌!陈梦拒绝爆冷,亚运会霸气五连冠

体坛小李
2023-09-26 16:52:52
形势有多严峻?3个现象席卷中国各地,暗示:“苦日子”已经开始

形势有多严峻?3个现象席卷中国各地,暗示:“苦日子”已经开始

寻史历史
2023-09-26 16:09:18
2023-09-26 19:30:44

头条要闻

受贿1050万余元 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于鲁明获刑11年

头条要闻

受贿1050万余元 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于鲁明获刑11年

财经要闻

华为发布会迷局:Mate 60去哪了?

体育要闻

男篮亚运史:这一次,换谁来顶上?

娱乐要闻

孙怡和男子分开坐无交流 曾被传恋情

科技要闻

阿里巴巴大动作!拟分拆菜鸟独立上市

汽车要闻

售16.58万 哈弗二代大狗PHEV 105km潮电版上市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亲子
教育
艺术

不同人群,适合不同的茶

家居要闻

自由与纪律 感悟大宅之美

亲子要闻

秋天,多吃7种不起眼的食物,孩子脾胃好生病少长得高

教育要闻

学校进行防恐防暴演练,“歹徒”和学生上演追逃大战!

艺术要闻

现场|雨中“共栖”,徐汇滨江再迎城市空间艺术季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