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太平区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中有哪些具体做法?
耿继原:一是营造便捷服务环境。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规范一体化平台事项,持续推动区级政务服务驿站事项标准化和“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有效解决行政审批项目“体外循环“问题,促进行政审批提速增效,实现阳光审批,切实做到“大厅之外无审批”。二是提升办事指南精准度。按照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系统升级改造工作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对“辽宁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9个事项服务指南信息要素实行动态调整核对,提升办事指南精准度。同时,全区实现电子证照录入达38类90种,全市排名第二。三是加大助企纾困力度。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措施,明确和简化企业车辆人员防控要求,帮助企业完成运输和保供任务,协调减免企业租赁租金,提供上门核酸检测服务,全力保障辖区六和农牧、万达铸业、力劲北方、保利民爆等企业正常开工复产,截止目前帮助企业解决问题50余件,帮助企业争取各级政策资金百万余元。四是提升项目服务质量。始终坚持“一网覆盖,一次办好,一窗受理,限时办结”的原则,充分发挥“店小二”精神,坚持实行项目管家制度,健全诉求受理、及时会商、督办通报、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安排专人对接帮助成都九鼎、辽宁国诚等企业完成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并针对具体项目制定专属方案,打造绿色通道,实施个性化服务,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推动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主持人:太平区在简政放权方面有哪些举措?
耿继原:在民生软环境建设方面,我们的确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在招才引智方面。一是我区全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年初以来,分别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学院、科研院、阜新转型创新发展研究院进行交流合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就科技项目合作、成果推广及就业岗位、创新合作及示范推广、人才培养与高端交流等方面进行区校深度融合,助力双橡工矿、宁顺铝业等企业产品升级,保利民爆科技创新。同时全力推动辽工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合光巨能申报省级博士后培养基地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工作,将高校人才培养与园区企业人才需求紧密对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同时,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依托科技创新,不断加大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实现产业高技术含量、产品高附加值,助力企业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
其次,在优先发展教育方面。近几年,太平区连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加快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特别是去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抓紧项目建设契机,争取到国家一般债券资金,用于新建中小学教学楼、新建学校操场等工程项目,包括新建城南小学、红树小学、二纬路小学三座教学楼;新建八片学校塑胶操场和一座风雨操场。目前,城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满足师生的学校生活需要,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再有,在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方面。锚定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文明城市目标任务,立足实际,通过强基础、提品质、惠民生的建设思路,实现我区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效、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在城市建设方面,通过道路和雨污水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老旧小区升级改造、水气暖公共设施的扩面融通等项目,打通城市微循环,推动城市建设大更新,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的硬实力。在建筑工地的管理上,将工地围挡等立面作为营造文明城市创建氛围的文化阵地,进一步提升理论宣传,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民生福祉,倾力打造颜值高、功能强、环境优的高品质城区。
最后,在住房保障方面。几年来,太平区谋划和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等一系列民生保障工程,累计维修改造早期棚改小区、老旧小区和“三供一业”小区住宅楼1008栋,受益居民7.55万户,改造面积40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亿元;修建背街小巷及小区内路80.2万平方米,铺设小区内硬覆盖15万平方米;增设小区停车位、监控消防设施、外墙保温及排水、绿化、太阳能路灯等改造内容。我区在改造前坚持“一区一策”方案,充分尊重居民意愿;改造中严守工程质量;改造后强化小区清扫保洁、绿化养护、治安巡逻、停车管理等服务功能建设,并将部分小区监控纳入全区一网五平台智能管理,小区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切实解决我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实现了老旧小区居住品质明显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逐步变成了现实。我区金剑小区改造工程在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省级典型示范项目评比中,作为阜新市唯一一个参评项目获得综合示范项目。
主持人:说到民生保障,今年冬天取暖期已到,太平区在保证居民温暖过冬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耿继原:供热工作是惠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太平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决战决胜“八大攻坚战”工作部署,全力推动城区供暖攻坚战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今年,我市实施“拆小并大”整合工程,将阜新德盛源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供热企业与阜新发电公司并网,实现主城区热源保障能力达150%,保障全区热源稳定充足。我区冬季供暖共涉及67个小区,1329栋居民楼,73337户居民。共有三家供热公司,分别为阜新市发电公司、阜矿集团煤矸石热电厂、德盛源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一是形成日调度机制。按照工作安排,由发改、住建相关负责同志组成工作组,安排专人每日调度阜新矿业有限公司煤矸石热电厂储煤情况,督促供暖企业加大煤炭储备能力。二是建立网格管理。依托基层治理体系,建立供热社会网格和专业网格,组建了由街道、社区、物业组成的供暖工作三级网格保障队伍,购买专业测温设备,指派街道供热监督员,利用物业企业充实服务一线,百分百确保群众供热诉求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满意在基层。三是加强信息化管理。通过“阜新供热”小程序,让居民体验信息化赋能供热服务,实现供暖不达标等问题分类诉求、分级派发、及时处理,切实畅通市民供热诉求渠道,解决问题“足不出户”。四是强化巡查检查。组建志愿团队,加强供暖管线的日常巡查力度,发现外管线出现漏水现象及时上报,并组建专业检修队伍配合维修,确保群众温暖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