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异宠”越来越火,想养就能养?

0
分享至

随着宠物经济发展,宠物市场不再只是犬猫的天下,以蛇、蜥蜴、壁虎为主的爬宠收获了不少人的青睐,羊驼、鹦鹉、芦丁鸡等动物也逐渐走进私人饲养者的视线。社交平台上,不少发布“异宠”相关内容的博主粉丝众多。不过,近段时间在多地出现的“怪鱼”鳄雀鳝,引发了公众对饲养异宠背后风险隐患的关注和重视。

异宠种类繁多,饲养异宠的原因也呈现出多样性、个性化等特征。有人认为相比猫狗,爬宠更安静省心,有人看中了龙猫、蜜袋鼯等给饲养者带来的视觉满足感、心理抚慰感。还有人饲养寿命较短的甲虫,观察并记录幼虫、化蛹、羽化、蛰伏等生命循环过程,乐在其中。不过,也有一些人出于猎奇、跟风的心态饲养异宠。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的一份报告提到,近半数的异宠初次购买者几乎没有花时间研究自己购买的动物,既不了解宠物的来历,也不清楚它们需要的环境。这样的态度很可能导致宠物一旦没达到饲养者心理预期,比如“不亲人”“味大”“难养”等,就会被弃养,进而衍生一系列的次生风险。

显然,不是什么动物都能作为宠物。一方面,异宠未经过人类长期的驯化,一些仍具有攻击性,对人的生命安全存在潜在威胁;另一方面,某些异宠携带的寄生虫、细菌和病毒,可能给饲养者带来健康风险。还要看到,不少卖家没有相关资质,打着售卖异宠的幌子非法贩卖野生动物,其中不乏非法入境的外来生物。消费者如果购买了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即便是作为宠物饲养,也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正因如此,对于部分来路不明的所谓“异宠”,消费者更要保持谨慎、擦亮双眼。

饲养异宠不仅关乎个人喜好,更关乎生态安全。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对农林业生产安全、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一些猎奇的宠物爱好者从国外非法网购的国内没有自然分布的新奇异宠,不仅可能携带动植物疫病疫情,而且由于没有天敌压制,一旦逃逸或被遗弃极有可能破坏生态系统。以鳄雀鳝为例,其进入户外水体后会大量捕食本土水生生物,可直接导致本土鱼类等水生动物种群急剧下降甚至灭绝,危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由此可见,异宠行业潜在的外来物种入侵风险不容小觑,防范工作不能大意。

规范异宠市场,监管不能缺位。目前,异宠的购买渠道主要是线上。电商平台需守土有责,对从事相关交易的商家有针对性地跟进与完善审核流程与违规惩戒机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非法捕猎和走私的打击,加强对网络交易平台和社交平台的监管,清理、过滤、删除涉及野生动物违法交易的信息;加强对物流行业的监管,防范检疫证明缺失和违规运输。加强源头管理、凝聚多方合力,建立健全对入侵物种的全方位防御体系,才能有效应对生物安全新挑战。

没有需求就没有非法贩卖,更重要的是不要让喜爱成为伤害。消费者切不可盲目跟风、随意购买、任性弃养,在决定养异宠之前,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否足够了解想养异宠的习性?卖家是否有完善可靠的资质?宠物生病了去哪里救治?是否有时间和精力长久地陪伴?充分了解、理性决定,才是对生命负责的态度。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佛学:香炉灰乱埋坏家运?埋这三处竟能聚财旺丁,三代富贵!

佛学:香炉灰乱埋坏家运?埋这三处竟能聚财旺丁,三代富贵!

风起青萍之未
2025-06-25 17:29:40
2025-07-05 00:35:00

头条要闻

美媒: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在笑话我们

头条要闻

美媒: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在笑话我们

财经要闻

茅台从3300跌到1700 泡沫破了酒才真香

体育要闻

体坛最爽打工人:37岁被裁,工资领到72岁

娱乐要闻

李宇春身上的标签哪个才是真的?

科技要闻

被雷军"震惊"后,何小鹏"藏起"G7的战报

汽车要闻

重生之拿回销量 领克10 EM-P抢鲜实拍

态度原创

时尚
游戏
本地
旅游
亲子

再见多巴胺,今年流行的“淡彩色”穿搭太美了!

外媒盛赞《影之刃零》:史上最佳BOSS设计 爽飞了

本地新闻

建筑地标如何成为城市人才汇聚的 “强磁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亲子要闻

2.5万一天的「养娃智商税」,卖不动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