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部分药品调出地方医保目录?国家医保局回应!

0
分享至

近日,有媒体发布“部分药品年底将调出地方医保目录”等新闻,引发一定社会关注。这些药品为什么调出医保目录?会不会影响患者用药?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相关负责人。

问:去年9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提出“2022年实现全国基本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请问有关政策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考虑?
答: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组建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医保药品目录管理工作,医保药品目录准入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创新建立药品目录准入谈判机制,在坚持保基本、可持续基础上,把更多新药好药纳入医保用药范围。一是在准入谈判方面,积极发挥医保战略购买优势,依托全球人口最多药品市场,整合全国用量开展价格谈判,许多“天价药”谈出“平民价”,多数药品获得全球最低价。通过准入谈判,4年累计250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平均降价超50%。二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调整周期从过去最长的八年大幅缩减至一年,4年累计纳入507个新药好药,调出391个疗效不确切药品,现行版医保目录西药和中成药增至2860种。三是在药品结构方面,肿瘤药、慢性病、罕见病和儿童用药等保障短板逐步补齐,医保目录内药品结构和疗效水平大幅优化,多数治疗领域的药品保障实现与国际同步,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四是着力推行“双通道”机制,明确医疗机构作为谈判药备药主体的责任,同时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谈判药供应保障范围,让患者尽快用上谈判药品,极大提升谈判药品可及性。总的来看,近年来医保用药保障范围明显扩大、水平显著提升,有效减轻了参保患者用药负担。
在稳步扩大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同时,针对医保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国家医保局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作为一项重点任务。2020年2月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把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列入今年工作任务。根据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国家医疗保障局积极稳妥推进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工作,综合考虑各地医保基金承受能力、临床和群众用药习惯、药品更新换代周期等各种因素,研究制定了地方增补药品三年“消化”计划,即从2020年开始,按照第1年40%、第2年40%、第3年20%的比例逐步调出原省级药品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药品,到2022年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基本医保制度建立之初,针对当时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品种少、地区间用药习惯差异大的情况,国家允许各省份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需求和用药习惯等实际情况,可以自行增补部分药品,但不能超过国家目录“乙类药品”数量的15%,这是针对当时医保环境的权宜之策。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快速发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行每年动态调整,4年间500多个新药好药被纳入目录,而且通过谈判后药品价格大幅降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保障能力和水平已今非昔比,地方增补药品基本都可被国家目录中的药品更好替代,继续保留地方增补药品意义不大,反而造成医保药品目录管理的碎片化,影响医保制度的统一性、公平性和平衡性。
因此,实现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是解决我国医疗保障领域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一是有利于增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医疗保障待遇的平衡性和普惠性。二是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药品购买市场,更好发挥医保战略购买作用。三是有利于为更多新药好药及时调进医保目录腾出空间,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四是有利于提升群众异地就医便利性,改善医保服务体验,增进民生福祉。
问:目前各地医保增补药品的“消化”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答: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国已有15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提前完成了全部地方增补药品的“消化”任务,包括北京市在内的其余16个省份药品“消化”的完成时间为今年年底。也就是说,到2022年年底,全国所有省份都将完成地方增补药品“消化”工作,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总体上看,这项工作的推进是平稳有序的,临床和群众用药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问:有网民称“地方将部分药品调出医保目录是因为医保基金不够用了”,您对此怎么看?
答:当然不是。上面我已经回答了“消化”药品的目的和意义,这里我介绍一下全国医保基金大致情况。2021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2.88万亿元,支出2.4万亿元。总体上看,全国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收支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基金保障能力稳健可持续。事实上,正是在医保基金的有力保障下,国家医保局2018年组建以来,逐步将许多新药好药调进医保目录,实现了医保用药保障范围明显扩大、水平显著提升。
问:请您谈谈北京市这次“消化”药品的情况。
答:关于北京市第三批“消化”药品,大部分媒体的报道都是客观的,也有部分自媒体在转发消息时突出“调出药品含氨氯地平、布洛芬等”,引起社会关注,主要原因是存在一些误解。本次北京市调出的“氨氯地平”,实际上是“氨氯地平滴丸”,临床上氨氯地平主流剂型是片剂或胶囊,有数十家企业生产,且一直是医保目录内品种,调出的滴丸剂临床几乎没有使用。数据显示,从去年9月到今年6月,北京医保基金实际支付氨氯地平各种剂型费用近3亿元,而滴丸剂型为0。涉及的“布洛芬”,实际上调出的仅是“布洛芬凝胶”,现有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的“布洛芬”有胶囊、片剂、口服液、颗粒剂、软膏等多种剂型,完全能满足临床用药需要。
总体上,包括北京市在内,全国各省份“消化”的地方增补药品在现有国家医保目录内都有价格更低、质量更好的替代药,调出影响不大。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全国各地药品“消化”工作调度,指导各地做好地方目录和国家目录的转换衔接,引导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国家目录中选择更好的替代药品,避免对临床用药造成影响。
问:前期我们也注意到了国家医保局已经启动2022年医保目录调整,请您谈谈今年目录调整工作都有哪些特点。
答: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今年形势特点,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在保持品种总体稳定、准入条件和工作流程基本不变情况下,持续优化、完善、改进。主要特点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优化申报范围。向罕见病患者、儿童等特殊人群适当倾斜。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要求,对罕见病用药申报条件不设置“2017年1月1日后批准上市”的时间限制,同时增加了纳入国家鼓励仿制药品目录、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的药品可以申报今年医保目录。
二是完善准入方式。非独家药品准入同时通过竞价方式确定医保支付标准,解决以往非独家药品由于个别企业的产品价格较高导致该通用名药品无法纳入目录问题。
三是改进续约规则。非独家药品以及经历过两个协议期但支付范围和支付标准均无变化的独家药品纳入常规目录管理;对今年申请调整支付范围但对基金影响不大的药品也可以简易续约。上述做法有利于稳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预期。
四是优化工作流程。基于专家评审工作更加成熟,申报数据资料更加全面,将评审环节优化整合为综合组和专业组专家联合评审,此举将使评审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目录调整工作,推进医保药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药品目录结构更加优化、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支付更加管用高效、保障更加公平可及,助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京津冀晋内蒙古五地首次签署标准化战略协作框架协议

京津冀晋内蒙古五地首次签署标准化战略协作框架协议

新京报
2023-05-28 18:26:05
桂海潮同志简历

桂海潮同志简历

新京报政事儿
2023-05-29 11:44:59
上百台收割机在南阳无法下高速延误收麦子?麦农:主要是因连续降雨

上百台收割机在南阳无法下高速延误收麦子?麦农:主要是因连续降雨

潇湘晨报
2023-05-29 18:24:23
准备打仗?中央军委突调战时征兵规则,强调战时退役军人可再入伍

准备打仗?中央军委突调战时征兵规则,强调战时退役军人可再入伍

军事先锋君
2023-05-29 22:30:15
网传虎门镇社区干部年薪23万+,本地人:我们经济好,工资不算多

网传虎门镇社区干部年薪23万+,本地人:我们经济好,工资不算多

不掉线电波
2023-05-29 14:46:41
摔了赔不起?曝舟山65岁以上老人不能骑公共自行车,网友:管理者谨慎过度

摔了赔不起?曝舟山65岁以上老人不能骑公共自行车,网友:管理者谨慎过度

可达鸭资讯
2023-05-29 18:15:10
孙颖莎夺冠空欢喜!国际乒联官宣,陈梦因祸得福,刘国梁一针见血

孙颖莎夺冠空欢喜!国际乒联官宣,陈梦因祸得福,刘国梁一针见血

二哥聊球
2023-05-29 19:22:14
刚刚,俄罗斯突发通缉令!普京签署:废除!重磅炸弹,万亿巨头又引爆全球科技圈

刚刚,俄罗斯突发通缉令!普京签署:废除!重磅炸弹,万亿巨头又引爆全球科技圈

证券时报
2023-05-29 23:26:10
小麦烂在地里,收割机被拦在高速:河南官员正在失去现实感知力

小麦烂在地里,收割机被拦在高速:河南官员正在失去现实感知力

城市的地得
2023-05-29 14:29:00
重磅!5月29日下午,传来6人被查,反腐再发力,走出加速度

重磅!5月29日下午,传来6人被查,反腐再发力,走出加速度

多多热点
2023-05-29 23:26:57
新西兰媒体人安柏然晒乘C919飞抵成都图:为今日中国感到超级骄傲

新西兰媒体人安柏然晒乘C919飞抵成都图:为今日中国感到超级骄傲

环球网资讯
2023-05-29 14:57:25
立即马上停止吃,寄生虫最多的5种食物,很多人还傻傻的当美食?

立即马上停止吃,寄生虫最多的5种食物,很多人还傻傻的当美食?

唯艺爱美食
2023-05-29 22:13:01
年近70岁的“老虎”被查!一个月前频频露面,系赵正永的下属

年近70岁的“老虎”被查!一个月前频频露面,系赵正永的下属

政知新媒体
2023-05-29 22:45:25
中国父母为什么喜欢贬低孩子?知乎高赞回答:这种教育方式刻在骨子里

中国父母为什么喜欢贬低孩子?知乎高赞回答:这种教育方式刻在骨子里

玛丽姬丝
2023-05-29 21:37:23
一餐馆因垃圾桶内有半条鱼、5块豆腐,被监管局认定浪费,给予警告

一餐馆因垃圾桶内有半条鱼、5块豆腐,被监管局认定浪费,给予警告

可达鸭资讯
2023-05-29 17:04:19
全‮范国‬围内‮记登‬通知‮发引‬社会热议,代表什么?

全‮范国‬围内‮记登‬通知‮发引‬社会热议,代表什么?

汇丰美术
2023-05-29 22:08:13
外媒:消息人士称,预计马斯克本周访问中国,系3年来首次访华

外媒:消息人士称,预计马斯克本周访问中国,系3年来首次访华

环球网资讯
2023-05-29 21:54:09
29岁男子表白45岁女房东被拒,共度一宿后,女房东说要在一起

29岁男子表白45岁女房东被拒,共度一宿后,女房东说要在一起

花小萌和你聊情感
2023-05-29 22:48:35
杀妻喂鱼的副省长

杀妻喂鱼的副省长

苍山有雪
2023-05-15 18:38:17
2013年两女侍一夫:男子每周睡前妻2晚小三5晚,让她俩争出大事了

2013年两女侍一夫:男子每周睡前妻2晚小三5晚,让她俩争出大事了

汉史趣闻
2023-05-29 07:39:54
2023-05-30 04:12:49

头条要闻

河南收割机被收高速费 收费站:或退费

头条要闻

河南收割机被收高速费 收费站:或退费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记者:拜仁有意免签多特左后卫格雷罗,已开启对话并进展良好

娱乐要闻

洪欣张丹峰反悔离婚后首合体直播捞金

科技要闻

外媒:马斯克或本周访问中国 系3年来首次

汽车要闻

年轻人也爱“老钱”风?静态体验全新凯迪拉克CT6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高考志愿避坑指南:报了最火的专业,可能会让你后悔

又有新恋情了?他的眼光倒是专一

艺术要闻

看这些树影带给梵高多少慰藉,大都会聚焦“梵高的柏树”

公开课

42岁民工肩疼查出肺癌:有癌入体肩膀先知

军事要闻

驻韩美军战机大象漫步 型号相当繁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