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棵老树,几抹色彩,成就环境育人的点睛之笔。这道风景线定格在彰武县后新秋九年制学校的校园里。
夏日,课间,镇外依地势而建的后新秋学校校园里,不少学生爬上教学楼后小坡上的平台,在鲜花、绿草、别具风韵的老树中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眼前的老树都是松树,每棵树的树干上勾画、涂抹着不同图案和色彩,从而形成“孔雀开屏”“二龙戏珠”“鳄鱼捕食”等不同景观,一树一品,惟妙惟肖。
“从创意到呈现都是原创作品,在其他学校还没见到过。”后新秋学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校园里早有这片老松树林,枝干虬劲,各有不同。两年前,在全面开展校园美化、打造优质育人空间的新实践中,校长提出借老树自然之形添加灵动之神,使之形神兼备,发挥育人功能。经过美术教师设计和动笔,几天的时间,多棵老树就一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意蕴。
近年来,该校以践行养成教育、培育时代英才为目标,“五育并举”育人,推动学生成才。将丰富校园文化建设、雕琢文化育人环境摆在突出位置,不仅发挥美育本职作用,同时促进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全面协同发展。校园透体墙上的古诗词铁板画、操场防护栏上的成语故事宣传板、教学楼内整体以国学经典为主的楼梯墙壁暖气罩……处处彰显处处育人的细心、真心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