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服务企业运行机制工作专班助企纾困谋发展记事
近日,走进位于阜蒙县铸造园区的阜新力昌钢铁铸造有限公司,只见工作人员正忙碌有序地对公司环保设备进行检测改造,原本空寂的厂区因为工人们的入驻显得格外热闹而又充满活力。
停产9年的“阜新力昌”之所以能够重新启动生产,得益于市人大及市服务企业运行机制工作专班的暖心服务和全力推动。
阜新力昌钢铁铸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拥有国家工信部批准的两座210立方米高炉,生态产能达30万吨;另有铁矿一座,总探明铁矿石储量4000万吨。公司于2013年 停 产 。2018年 以 来,虽经市、县多方协调,阜蒙县铸造园区又以股份形式给公司注入部分资金,但因环保设施不完善,后续资金严重不足等原因,一直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市人大及市服务企业运行机制工作专班在了解到此情况后,迅速开展相关工作,实地调研、听取汇报、对接有关部门、召开协调推进会,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同时,通过市人大代表王素清的“牵线搭桥”,河北投资方与“阜新力昌”开展多次磋商,双方就项目内容、投资规模、未来发展等进行深入探讨,充分交换意见,最终达成共识。
“目前我市铸造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而‘阜新力昌’具有国家批准的‘短流程’铸造生铁基地资质,公司启动生产,有利于形成铁矿——铁水——铸件完整的产业链条。”市服务企业运行机制工作专班负责人对记者说。
6月16日,“阜新力昌”与河北投资方下属公司阜新德阜矿业工贸有限公司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会议室正式签订合作合同。河北投资方拟投资2亿元,其中4000万元用于企业现有环保设备升级改造和现有设备维修改造。预计8月份通过环评验收,点火生产,年底将实现产值3亿元。2023年计划生产生铁30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税金1000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
“随着生产的逐步平稳运行,企业将投资建设绿色智能铸造项目及竖炉改造项目,启动铁矿生产项目,计划2025年产值达30亿元以上。”阜新德阜矿业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政延介绍说。
服务现有企业运行,是稳经济大盘、保企业、保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市人大及市服务企业运行机制工作专班将按照市委建立全市服务企业运行机制的要求,充分发挥“调度中枢”作用,为做好银企对接服务,帮助开拓市内、域外市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